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打造没有“大城市病”的产业新城_北京时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参与“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接受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专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参与“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接受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专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经开区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综合新城,这里聚集了9万余家市场主体,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前列。
孔磊介绍,经开区今年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2025年亦城机遇清单等内容,为新一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十大行动的实施,北京经开区将在2025年筛选1000家高成长企业作为基金投资和服务包储备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支持培育不少于10家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年内发行储架总规模20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拓宽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范围;年内提供不少于5000套保障性住房;加快亦庄综保区封关运营等。
孔磊表示,在坚持“产业立城”不动摇的前提下,将统筹好“产”与“城”的关系,城市建设体现多元化、国际化、未来感和烟火气,产业聚集区要嵌入更多贴近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城市功能,做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经开区稳步构筑宜居宜业新生态,实施城市魅力提升行动,建设电竞活力街区,打造24小时青年社区,办好中国电竞节超级冠军杯、2025年世界超级跑车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增强城市活力。持续加大教育、医疗资源投入,推进北京二中、北京小学等优质学校建设,推动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落地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滨水空间开放共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景观建设,打造“人、城、产”融合发展的花园城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王静;责编:李光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参与“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接受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专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参与“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接受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专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经开区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综合新城,这里聚集了9万余家市场主体,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前列。
孔磊介绍,经开区今年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2025年亦城机遇清单等内容,为新一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十大行动的实施,北京经开区将在2025年筛选1000家高成长企业作为基金投资和服务包储备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支持培育不少于10家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年内发行储架总规模20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拓宽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范围;年内提供不少于5000套保障性住房;加快亦庄综保区封关运营等。
孔磊表示,在坚持“产业立城”不动摇的前提下,将统筹好“产”与“城”的关系,城市建设体现多元化、国际化、未来感和烟火气,产业聚集区要嵌入更多贴近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城市功能,做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经开区稳步构筑宜居宜业新生态,实施城市魅力提升行动,建设电竞活力街区,打造24小时青年社区,办好中国电竞节超级冠军杯、2025年世界超级跑车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增强城市活力。持续加大教育、医疗资源投入,推进北京二中、北京小学等优质学校建设,推动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落地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滨水空间开放共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景观建设,打造“人、城、产”融合发展的花园城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王静;责编:李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