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_北京时间

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增绿提质建精品

厚植发展底蕴

精细管养绣风景

添彩美好生活

赵晓红是区回天地区公园绿地管理中心主任,从事园林绿化工作22年,她始终扎根一线、勇担重任,全身心投入到公园建设管理工作中,多次荣获首都绿化美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完成13项市区重点项目,推动全区新增绿化面积达1151.4公顷,持续擦亮昌平生态底色。今年6月,昌平区公园管理服务考核成绩全市第一,并在市委工作点评会上被通报表扬,获评昌平区2024年6月份“快干之星”。

串点成线

推动“绿色脉络”铺就发展底色

依托多轮“回天行动计划”及百万亩造林任务,赵晓红巧妙利用棚改拆迁、疏解腾退空间及现有林,整合分散绿地斑块,打造大尺度集中连片的生态绿地,助推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等7个大型公园项目落地建成。同时,科学布局建设奥北森林公园,纵深推进天通苑及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项目,串点成线将回天地区打造成“大绿大美生态屏障”。

未来科学城滨水公园、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分别位于温榆河及沙河水库流域,临近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两个公园规划建设中,赵晓红带领中心工作人员全程扎根现场,实时观察记录鸟类等生物栖息情况,积极与市区两级各部门沟通研判,制定了科学的保护性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全力推动昌平区湿地资源成为北运河上瑰丽的“生态明珠”。不仅如此,在打造42公里绿道的过程中,赵晓红创新采用“分段协调,集中研讨”的方式将项目分成12个区段针对性协调施工,并引入再生材料支持能源再利用。42公里绿道的建成,有效加强了昌平新城与老城、山区与平原的联动关系。

科学精细管养

“绿意常驻”惠及民生福祉

面对上千公顷公园绿地管养任务,赵晓红以“民之所需,我有所应”为导向,科学创新,深化精细管养。一方面,设立补植及基础设施补足规定,同步探索建立园林绿化“目标树”理念,科学推进“六本台账”制度和城镇绿地管理检查考核方案落地执行;另一方面,创新开发线上“园e中心”智慧系统,突破性实现线上预警、工作量统计、检查整改等数据精准采集利用,为全区生态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切实做到管养高效、绿意常驻。

推动各园区高品质运营离不开精细化民生工作。赵晓红多方走访踏查,在公园内部规划设计上,充分调配各类资源,努力满足全龄游客各类需求;公园外部充分考虑入园便利性、对周边建筑影响、杜绝噪音污染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提升游客入园游憩、运动等体验。她将一点一滴都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并以亲切优质的服务回应每一份诉求,平均每年直接接待处理市民诉求600余件,收获市民满意度98%以上及诸多好评和表扬。

自然人文融合

“绿色客厅”点亮美好生活

工作中,赵晓红注重提高绿色空间品质,提升园林服务效能,渴望将绿色生态融入到市民生活,为此,她不断拓展森林城市体验中心内核,创立了京北地区首家森林书店、建成了全市首例自然带实践基地——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生态保育区,同时,先后设立了以“家居园艺风格体验”为特色的两座园艺驿站、以“乐享绿色园地”为主题的森林城市体验中心、以“宣传、推进义务植树工作”为功能的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

自2021年以来,赵晓红以讲解员、培育师等身份引导市民学习家庭园艺知识,并传递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累计举办沉浸式生态活动380余场,平均每年举办千人以上活动4场,全年义务植树接待量过万人,让公园真正“活起来”的同时,也让广大回天居民能在家门口乐享“绿色客厅”,切实实现了自然、社会、人文互补发展和谐共生的局面。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王星月

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赵晓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增绿提质建精品

厚植发展底蕴

精细管养绣风景

添彩美好生活

赵晓红是区回天地区公园绿地管理中心主任,从事园林绿化工作22年,她始终扎根一线、勇担重任,全身心投入到公园建设管理工作中,多次荣获首都绿化美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完成13项市区重点项目,推动全区新增绿化面积达1151.4公顷,持续擦亮昌平生态底色。今年6月,昌平区公园管理服务考核成绩全市第一,并在市委工作点评会上被通报表扬,获评昌平区2024年6月份“快干之星”。

串点成线

推动“绿色脉络”铺就发展底色

依托多轮“回天行动计划”及百万亩造林任务,赵晓红巧妙利用棚改拆迁、疏解腾退空间及现有林,整合分散绿地斑块,打造大尺度集中连片的生态绿地,助推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等7个大型公园项目落地建成。同时,科学布局建设奥北森林公园,纵深推进天通苑及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项目,串点成线将回天地区打造成“大绿大美生态屏障”。

未来科学城滨水公园、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分别位于温榆河及沙河水库流域,临近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两个公园规划建设中,赵晓红带领中心工作人员全程扎根现场,实时观察记录鸟类等生物栖息情况,积极与市区两级各部门沟通研判,制定了科学的保护性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全力推动昌平区湿地资源成为北运河上瑰丽的“生态明珠”。不仅如此,在打造42公里绿道的过程中,赵晓红创新采用“分段协调,集中研讨”的方式将项目分成12个区段针对性协调施工,并引入再生材料支持能源再利用。42公里绿道的建成,有效加强了昌平新城与老城、山区与平原的联动关系。

科学精细管养

“绿意常驻”惠及民生福祉

面对上千公顷公园绿地管养任务,赵晓红以“民之所需,我有所应”为导向,科学创新,深化精细管养。一方面,设立补植及基础设施补足规定,同步探索建立园林绿化“目标树”理念,科学推进“六本台账”制度和城镇绿地管理检查考核方案落地执行;另一方面,创新开发线上“园e中心”智慧系统,突破性实现线上预警、工作量统计、检查整改等数据精准采集利用,为全区生态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切实做到管养高效、绿意常驻。

推动各园区高品质运营离不开精细化民生工作。赵晓红多方走访踏查,在公园内部规划设计上,充分调配各类资源,努力满足全龄游客各类需求;公园外部充分考虑入园便利性、对周边建筑影响、杜绝噪音污染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提升游客入园游憩、运动等体验。她将一点一滴都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并以亲切优质的服务回应每一份诉求,平均每年直接接待处理市民诉求600余件,收获市民满意度98%以上及诸多好评和表扬。

自然人文融合

“绿色客厅”点亮美好生活

工作中,赵晓红注重提高绿色空间品质,提升园林服务效能,渴望将绿色生态融入到市民生活,为此,她不断拓展森林城市体验中心内核,创立了京北地区首家森林书店、建成了全市首例自然带实践基地——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生态保育区,同时,先后设立了以“家居园艺风格体验”为特色的两座园艺驿站、以“乐享绿色园地”为主题的森林城市体验中心、以“宣传、推进义务植树工作”为功能的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

自2021年以来,赵晓红以讲解员、培育师等身份引导市民学习家庭园艺知识,并传递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累计举办沉浸式生态活动380余场,平均每年举办千人以上活动4场,全年义务植树接待量过万人,让公园真正“活起来”的同时,也让广大回天居民能在家门口乐享“绿色客厅”,切实实现了自然、社会、人文互补发展和谐共生的局面。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王星月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