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地动态】快来看看吧!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展文物征集工作
为进一步丰富馆藏文物,深入研究、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近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征集范围包括反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及相关旧址(31处)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各类文献(包括图片、档案、手稿、影像资料等)、实物;参与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进步人士的各类资料、物品等相关文物,不断提升纪念馆的丰富性、多样性、代表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召开“益起来”志愿服务队总结表彰大会
近日,“益起来”志愿服务队总结表彰大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召开。此次表彰大会共评选表彰了95人,其中“十佳志愿者”10人,“无私奉献奖”15人,“志愿者之星”8人,“优秀志愿者”62人以及“传承奖”2人。会上,获奖代表依次作了发言,还带来了《永远的雷锋》《英雄》《如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节目,表达了他们积极发挥余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

香山革命纪念馆:获赠珍贵文物史料
近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后勤部副部长闫指征之子闫红光及家人到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并向香山革命纪念馆慷慨捐赠其父亲撰写并保存的《1942年至1948年后勤部工作总结报告》手稿、使用并保存的马褡子、川东军区后勤政治部印发的《共同纲领》等共35件(套)革命文物史料。这批文物史料不仅数量可观,且内涵丰富,既有详实记录解放战争时期后勤工作经验的珍贵文献,也有承载着革命情怀与记忆的个人物品,为香山革命纪念馆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素材与坚实的文物支撑。


中核集团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北京):“民族的脊梁 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宣讲活动走进应急管理大学
近日,“民族的脊梁 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暨“两弹一星”精神及核工业精神宣讲活动走进应急管理大学,为广大员工、青年学子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宣讲通过情景剧、情景演唱、诗朗诵及合唱等丰富的表演形式,以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时间脉络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核工业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跨越,生动呈现了老一辈核工业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以及新时代新征程新一代核工业人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动人故事。

中国法院博物馆:开展普法活动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法治精神,让青少年真正了解宪法,近日,来自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第十一中学附属定安里小学、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的49名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体验了一次特殊的“互动式”普法参观。活动期间,同学们认真听法官讲解,学习文物保护法中的详细规定,现场诵读了宪法相关知识。通过讲解员和法官细致入微的讲解,大家对于宪法基本内容、文物保护、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边界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近日,“益·启”讲堂联合丰台区少年宫PBL项目学员和动漫专业学员来到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活动现场,学员们参观了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深入阅读长辛店古镇的历史由来和民间谚语童谣,并参与了实践拓展环节——制作薪火相传火炬。每一个火炬都凝聚着学员们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心中对二七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表达以及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清华北大学子到馆联合开展“学习红色侨史,厚植家国情怀”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生党支部与清华大学法学院法研4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红色侨史,厚植家国情怀”主题党日活动,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与“‘延安九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同学们在了解华侨华人海外奋斗历程以及对祖国深厚情谊的同时,也认识到华侨华人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税务博物馆:举办“跟着文物学税法”12·4国家宪法日青少年普法活动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北京税务博物馆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举办“跟着文物学税法”12·4国家宪法日青少年普法活动。80余名师生走进北京税务博物馆,通过听普法课程和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方式,学法学税,让青少年税收普法“有意义”更“有意思”。

来源:京华丹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