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他带领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延庆二组,完成延庆境内170多公里砖石、石、土长城的现场踏勘、资料整理、实地复核等工作,摸清了全区长城家底。在此基础上,这些年,他参与长城遗产抢险修缮工作50多项。在他的带领下,延庆率先开展长衬该资源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程,2019年率先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
故事上集我们说到,北京市延庆区文物局文物管理所所长于海宽十几年如一日,坚守长城保护一线。2007年,他带领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延庆二组,完成延庆境内170多公里砖石、石、土长城的现场踏勘、资料整理、实地复核等工作,摸清了全区长城家底。在此基础上,这些年,他参与长城遗产抢险修缮工作50多项。在他的带领下,延庆率先开展长衬该资源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程,2019年率先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请听记者李玲采制的故事《接续守护 擦亮“中国名片”》,下集。
有了两年半的长城野外调查的基础,这些年于海宽还参与了长城遗产抢险修缮工作50多项,尤其是对一些濒危的长城遗迹进行加固,让它们得以接续保存传承。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在于海宽的带领下,延庆率先开展长城资源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程,多项新技术的支持,让长城保护更加科学高效完善。

在保护的过程中,长城的文化和内涵不断的被挖掘,生动的历史文化在一幕幕向世人展现。不过有一部分被挖掘出来的文化,现在面临着传承人缺乏的局面。
在长城保护工作中,长城保护员们的巡视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于海宽2018年担任延庆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一职后,2019年在北京率先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截至目前,延庆区长城保护员有135人。

于海宽觉得保护长城是一项没有尽头的事业,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让长城周边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