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险之一,怀柔长城的“十八蹬”→
关口两侧山势起伏峥嵘,雄浑刚劲。长城沿着山脊凌云直上,左有雄奇的大“几字湾”,右有著名的“十八蹬”,长城的奇险坚实、厚重博大集于一身,堪称怀柔长城的关隘精华。
小长峪长城——十八蹬高入天
小长峪长城非常有特色。堡城遗址离关口不到100米,四四方方的城墙依山而建,关口和西侧的长城已经经过修缮加固,雄伟壮观;而东侧通往十八蹬的长城仍为原生态。历史的久远与现代修葺的痕迹对比鲜明。
据说,北京的长城有三处最险:第一险是司马台段的望京楼,第二险是箭扣段的鹰飞倒仰,第三险就是小长峪的十八蹬。因为山势险峻,城墙修筑非常陡峭,最大坡度是一处几乎呈85度角的大陡梯,由十八级高高的砖蹬连接而成,故被称为“十八蹬”。民谣有“十八蹬,高入天,鹰飞倒仰猴难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个碌碡滚三天”的说法。

小长峪城堡

十八蹬

十八蹬横亘在脚下,犹如一架通天天梯挂在了断崖上,大概有30多米左右。十八蹬上部,长城就附着在这段80度仰角的陡坡上,两边垛口墙修筑了18个锯齿型,砖砌的台阶并非如传说中的18个,密密地分布着,既高且陡,不由让人心生敬畏之感。

椅子圈上几字弯
小长峪关口西侧长城人称“几字弯”,远远望去,城墙就像一个大大的“几”字书写在一面山上。其实当地老百姓另有自己的俗称——“椅子圈儿”。与对面十八蹬长城相比,这一段长城修筑得很坚固,路面上的方砖很平,不用担心残砖碎石绊脚,只是坡度很陡,步步登高。
从几字弯最高点下撤,长城的走向转向西南。敌楼、台阶、城墙都经过修复。在8号楼附近,长城的西侧墙面过去曾镶嵌着修城碑,不知何时被人撬走,现在只留下残损的砖框。长城碑文资料,确有记载。碑文为明隆庆四年(1570)季春之吉所立,刻有谭纶、刘应节等将领及督工、匠役若干人鼎建字样。如此说来,这段长城从隆庆四年重修至今已有446年的历史。

小长峪长城巍峨雄伟,修城碑上谭纶、刘应节及所有修城兵将及督工、匠役的名字赫然在目,他们与伟大的长城一起功不可没,万古流芳。
小编提醒
攀爬野长城是违法行为
请大家选择文明、安全的出游方式
一起守护我们的长城!
资料来源:于书文《龙脊沧桑》九渡河镇
图文编辑:小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