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市80%的就业机会_北京时间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有灵气、有活力,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在本市的发展情况如何呢?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听取了关于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从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专精特新势头强劲,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日均新设中小企业超700家,全市近200家中小企业贡献全市40%左右的税收。
•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有灵气、有活力,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在本市的发展情况如何呢?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听取了关于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从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专精特新势头强劲,融资环境持续优化。今年6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北京市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经营主体稳步发展
今年1—9月,新设经营主体19.26万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700多家中小企业设立。截至9月底,共有中小微企业199.06万家。全市近20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市40%左右的税收、50%的技术发明专利授权和80%的就业机会,已成为就业创业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7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75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35家。在今年第六批“小巨人”申报中,本市通过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首个“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一千家的城市,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专精特新势头强劲
专精特新企业在税收贡献、从业人数等方面均远超全市中小企业平均水平。其中,在净纳税额方面,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7倍,“小巨人”企业更是达到14倍。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从业人数分别是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9.5倍、18倍,呈现出“高精尖、高成长、高质量”的发展特征,已经成为首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八成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属于高精尖企业,累积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市中小企业的四成还多,但企业数量仅占全市中小企业的千分之四。近五成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增长率超过10%、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深耕主导产品超过10年以上。
贷款产品扩户增容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在持续优化,中小企业首次贷款贴息政策累计惠及企业近2万家,带动实付利率下降超1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北京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续贷率从2019年初的2%提升到48%左右。(记者 匡莉 责编 肖艳萍)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有灵气、有活力,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在本市的发展情况如何呢?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听取了关于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从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专精特新势头强劲,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日均新设中小企业超700家,全市近200家中小企业贡献全市40%左右的税收。
•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有灵气、有活力,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在本市的发展情况如何呢?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听取了关于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从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专精特新势头强劲,融资环境持续优化。今年6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北京市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经营主体稳步发展
今年1—9月,新设经营主体19.26万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700多家中小企业设立。截至9月底,共有中小微企业199.06万家。全市近20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市40%左右的税收、50%的技术发明专利授权和80%的就业机会,已成为就业创业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7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75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35家。在今年第六批“小巨人”申报中,本市通过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首个“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一千家的城市,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专精特新势头强劲
专精特新企业在税收贡献、从业人数等方面均远超全市中小企业平均水平。其中,在净纳税额方面,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7倍,“小巨人”企业更是达到14倍。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从业人数分别是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9.5倍、18倍,呈现出“高精尖、高成长、高质量”的发展特征,已经成为首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八成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属于高精尖企业,累积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市中小企业的四成还多,但企业数量仅占全市中小企业的千分之四。近五成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增长率超过10%、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深耕主导产品超过10年以上。
贷款产品扩户增容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在持续优化,中小企业首次贷款贴息政策累计惠及企业近2万家,带动实付利率下降超1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北京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续贷率从2019年初的2%提升到48%左右。(记者 匡莉 责编 肖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