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密云红色资源“打卡地”1_北京时间

【党史学习教育】密云红色资源“打卡地”1

县政府旧址纪念馆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到达密云北庄地区,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40年4月党领导成立冀东平密兴抗日联合县,为加强对敌斗争,1943年7月,中共冀热边特委根据县划小的决定一分为二...

【党史学习教育】密云红色资源“打卡地”1

密云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留下了许多红色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生动鲜活的教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区委要求,充分利用我区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汲取历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

01

白乙化烈士纪念馆

白乙化烈士纪念馆,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是在抗日烈士白乙化陵园的基础上兴建的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面朝密云水库,背依马营西山,西依白乙化的牺牲地降篷山,南临白河。

纪念馆为灰色“凸”字形八路军军帽造型。其前厅展出了白乙化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以及在平西、平北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时的照片和手记。后厅再现了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密云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日的战斗场面。纪念馆西侧厅为“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实物照片展”,陈列着抗战时期密云军民制作的土地雷、缴获的日军刺刀等20余件实物和照片。

02

英雄母亲邓玉芬雕塑主题广场

密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密云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英雄母亲邓玉芬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战争年代,她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掩护、救治伤员,无私地支援革命,被子弟兵亲切地称为“邓妈妈”。雕塑由雕塑家、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曹春生设计,历时2个月创作完成。邓玉芬雕塑高5米,为花岗岩材质。雕塑采用站姿像,英雄母亲邓玉芬矗立在山岩上,手里拿着布鞋,手臂上挎着布衣,寓意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对亲人和战士们的牵挂,期盼着亲人们凯旋归来。

03

承兴密联合 县政府旧址纪念馆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到达密云北庄地区,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40年4月党领导成立冀东平密兴抗日联合县,为加强对敌斗争,1943年7月,中共冀热边特委根据县划小的决定一分为二,成立承兴密联合县政府,位于北庄镇大岭村,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解放古北口,承兴密联合县委书记李守善接受日军投降,这是整个北京地区唯一一个日军向八路军缴械投降的仪式。承兴密联合县政府旧址基地是农民金永富、马志明夫妇于2001年修建,2008年初转为北庄镇大岭村党支部管理。基地包括纪念馆、旧址、救国报滦西分社、弹药库和拘留所。旧址和报社、弹药库、拘留所占地700平米,为12间民房,内有纺车、油印机等简单设施。2014年,北庄镇党委政府投入350万元,历时两年时间完成了翻建和布展,2016年6月29日,新馆落成并再次免费对外开放。新建的承兴密联合县政府旧址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50平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承兴密地区抗日斗争历史展览,二层为北庄地区抗日斗争史迹展和大岭村村情村史展,收集整理了密云东部地区抗战时期各种史实资料和照片500余份,很多史料都是首次展出。

04

密云水库文化展览展示中心

为更好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水库精神,激发全区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密云区于2020年6月开始建设密云水库文化展览展示中心,2020年9月1日正式开馆。展厅面积共3000平方米(含室外面积1300平方米)。一层展厅1300平方米,以水库建设发展为主线,分为“决策、建设、移民、保水、发展”五个篇章,包括60多件实物,并制作仿真模型将水库建设者使用的提架等建设工具和水缸等生活用品。通过老照片、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声光电配合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现密云水库历史文化及价值追求。通览整个展览大约需要一小时,观展体验就像在读一部“密云水库图文史”。

展馆通过各类展览展示方式,展示了密云水库的前世今生,展现了密云人民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奋斗华章以及为守护绿水青山作出的贡献与努力,展现了对密云水库建设者和守护者的敬意,展现了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勤俭节约开拓创新、讲政治顾大局无私奉献、遵纪律守规矩听指挥、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密云水库精神”。

05

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

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位于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于1997年11月建成,介绍了白乙化、沈爽、邓玉芬等人的英勇事迹,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爱和平、开创未来。

【党史学习教育】密云红色资源“打卡地”1

县政府旧址纪念馆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到达密云北庄地区,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40年4月党领导成立冀东平密兴抗日联合县,为加强对敌斗争,1943年7月,中共冀热边特委根据县划小的决定一分为二...

【党史学习教育】密云红色资源“打卡地”1

密云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留下了许多红色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生动鲜活的教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区委要求,充分利用我区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汲取历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

01

白乙化烈士纪念馆

白乙化烈士纪念馆,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是在抗日烈士白乙化陵园的基础上兴建的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面朝密云水库,背依马营西山,西依白乙化的牺牲地降篷山,南临白河。

纪念馆为灰色“凸”字形八路军军帽造型。其前厅展出了白乙化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以及在平西、平北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时的照片和手记。后厅再现了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密云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日的战斗场面。纪念馆西侧厅为“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实物照片展”,陈列着抗战时期密云军民制作的土地雷、缴获的日军刺刀等20余件实物和照片。

02

英雄母亲邓玉芬雕塑主题广场

密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密云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英雄母亲邓玉芬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战争年代,她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掩护、救治伤员,无私地支援革命,被子弟兵亲切地称为“邓妈妈”。雕塑由雕塑家、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曹春生设计,历时2个月创作完成。邓玉芬雕塑高5米,为花岗岩材质。雕塑采用站姿像,英雄母亲邓玉芬矗立在山岩上,手里拿着布鞋,手臂上挎着布衣,寓意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对亲人和战士们的牵挂,期盼着亲人们凯旋归来。

03

承兴密联合 县政府旧址纪念馆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到达密云北庄地区,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40年4月党领导成立冀东平密兴抗日联合县,为加强对敌斗争,1943年7月,中共冀热边特委根据县划小的决定一分为二,成立承兴密联合县政府,位于北庄镇大岭村,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解放古北口,承兴密联合县委书记李守善接受日军投降,这是整个北京地区唯一一个日军向八路军缴械投降的仪式。承兴密联合县政府旧址基地是农民金永富、马志明夫妇于2001年修建,2008年初转为北庄镇大岭村党支部管理。基地包括纪念馆、旧址、救国报滦西分社、弹药库和拘留所。旧址和报社、弹药库、拘留所占地700平米,为12间民房,内有纺车、油印机等简单设施。2014年,北庄镇党委政府投入350万元,历时两年时间完成了翻建和布展,2016年6月29日,新馆落成并再次免费对外开放。新建的承兴密联合县政府旧址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50平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承兴密地区抗日斗争历史展览,二层为北庄地区抗日斗争史迹展和大岭村村情村史展,收集整理了密云东部地区抗战时期各种史实资料和照片500余份,很多史料都是首次展出。

04

密云水库文化展览展示中心

为更好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水库精神,激发全区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密云区于2020年6月开始建设密云水库文化展览展示中心,2020年9月1日正式开馆。展厅面积共3000平方米(含室外面积1300平方米)。一层展厅1300平方米,以水库建设发展为主线,分为“决策、建设、移民、保水、发展”五个篇章,包括60多件实物,并制作仿真模型将水库建设者使用的提架等建设工具和水缸等生活用品。通过老照片、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声光电配合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现密云水库历史文化及价值追求。通览整个展览大约需要一小时,观展体验就像在读一部“密云水库图文史”。

展馆通过各类展览展示方式,展示了密云水库的前世今生,展现了密云人民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奋斗华章以及为守护绿水青山作出的贡献与努力,展现了对密云水库建设者和守护者的敬意,展现了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勤俭节约开拓创新、讲政治顾大局无私奉献、遵纪律守规矩听指挥、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密云水库精神”。

05

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

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位于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于1997年11月建成,介绍了白乙化、沈爽、邓玉芬等人的英勇事迹,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爱和平、开创未来。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