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用六个“更”全面概括了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显著进展。
(记者 武奕)在4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用六个“更”全面概括了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显著进展。

• 制度保障更健全: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有序修改专利法、商标法等多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健全地理标志保护规则,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坚实政策法规支撑 。
• 创造质量更高: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 ,核准注册商标478.1万件,登记著作权1063.1万件,各类知识产权数量可观。在国际申请方面,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位居全球第一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稳居世界第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升至第11位,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居首,彰显出强劲创新实力。
• 运用效益更突出:全面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大幅增长至61.3万次,同比增长29.9%。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及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都实现增长,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 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全国市场监管、海关等多部门从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多环节打击知识产权违法。新建多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以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36分,再创新高,有力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
• 服务体系更优化:完成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相关任务,多地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服务次数增加,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增多,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平台、运营平台建设取得成果,为创新主体提供更便捷高效服务。
• 国际合作更广泛:成功举办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缔结重要条约,深度参与多机制合作,落实中欧地理标志等国际协定,提升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中的影响力 。(责编 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