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苦,“苦”从何来?
人为什么会苦,“苦”从何来?
“苦”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因为看见了“生、老、病、死”四种“苦”之后,才决定开始修行的。
那么“苦”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中,作者赖特介绍说,有人考证早期佛教原典中的“苦”,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不满足”。
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此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吃饭、生孩子、竞争、获得声望等等。如果有人对传播基因没兴趣,那可怎么办呢?
所以自然选择必须让我们“乐此不疲”的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情。
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比如吃饭和谈恋爱都能让人愉悦。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自然选择希望你重复去做一些事情。
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即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只在乎我们完成了基因传播。
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在做某个事情之前,我们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
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