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北京电力华灯班班长陈春光
五一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的陈春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作为华灯班第五代班长,他扎根城市照明领域25年,用精湛的技艺守护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253基华灯、6000多盏光源。五一劳动者特别节目,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长安街上的华灯分为两类,一类是9球莲花灯,一类13球棉桃灯,可能大家平时没注意,这13球灯型,周日到周四晚间只点亮上5球,下面的8颗球是不亮的,只有周末和节日的夜间,13球是全亮的。”
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253基华灯,把十里长街装点璀璨,温润明亮的灯光背后,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华灯班。65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他们登高、巡护,当好首都“掌灯人”。陈春光已经是赓续接力的第五代华灯班长。
接续奋斗赤忱护灯
“华灯被誉为“华夏第一灯”,由周总理亲自选型定型,1959年与首都十大建筑同步建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而确保253基华灯6000多盏光源100%亮灯率,是我们一代代掌灯人的光荣使命。”陈春光说。
华灯是天安门广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群众心目中重大庆典的符号,为了在十月一日呈现最美最亮的华灯,每年5月至9月,华灯班都要把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上的253基华灯、2849颗灯球、6000余盏光源全部清洗和维修一遍,这也是北京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2024年7月,华灯班正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华灯清扫检修作业,张超摄
“为了避开长安街的早晚交通高峰,作业只能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间进行,也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一天当中最热的时段。”陈春光清楚记得:“夏天里的藿香正气水是属于我们华灯班特殊的记忆。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操作规范,6个步骤、37个环节。”

第五代华灯班班长陈春光在华灯清洗检修现场介绍第五代华灯车功能。
历史上华灯清洗工作,曾靠搭脚手架和大竹筐,单个灯球直径大,师傅们摇摇晃晃地爬上爬下,清洗一基灯,要挪动三四次,至少要花上半天时间。如今,华灯班用上了由陈春光团队设计的第五代全国产化的华灯作业车,实现电脑操控升降移动、循环用水。一基灯杆清洗最快只要30分钟。“我2000年从老家来北京供电局报到时,路上就看到高架车修灯,印象特深,结果就跟华灯结缘,一辈子的缘分。三伏天的高架车没遮挡,黑色部分几十度,顶球的金属壳烫人呢。”陈春光说。

第五代华灯班合影
匠心精益求精
从华灯建成至今,一代代“掌灯人”坚决扛牢供电保障的首要责任,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全国两会、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全力实现万无一失的保电目标。华灯班先后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据陈春光回忆,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作为北京的标志性景观和照明设施,华灯将一同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接到任务后,他带领华灯班第一时间按照“美颜、体检、治病、强身”四个层次对华灯开展隐患排查,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编制应急预案,进行万全的保障筹备。

2019年6月21日,华灯班班长陈春光带领班组成员清洗检修华灯(魏晓彬 摄)
当晚8点,庆典活动正式开始,大型“红飘带”主题景观与明亮的华灯交相呼应、绚丽夺目。陈春光带领团队连续值守40个小时。“当看到联欢晚会开始、漫天烟花将夜空点亮时,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一切都值了!”陈春光的内心感慨万千。
几十年来,华灯的外观不变,内部光源不断用新技术更新换代。老的白炽灯,瓦数高,增温快,不耐烫。2008年,已将450瓦自镇流高压汞灯全部更换为85瓦的电磁无极感应灯。陈春光说:“我亲身组织参与过4次华灯光源的升级改造。改造需要慎之又慎,历经一个寒来暑往的实地测试,最终我们选定了电磁感应无极灯,不仅比原来有了更好的色彩还原度,让大家拍出更美的照片,也实现了节能70%多,二次重启时也无需冷却、即点即亮,运行寿命可达5万小时以上。”
创新突破 绿色转型
2009年,北京成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LED)应用示范城市之一。陈春光承担起牵头开展22条道路LED 路灯试点的任务。提升维修养护标准化,规避一灯一样,降低维修与配件库存成本,陈春光带领团队研发出模组化LED路灯,实现配件简易通用互换。
在以陈春光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他说:“后期运维人员对LED路灯进行维护时,只需携带体积小的配件进行巡修,极大降低了运维成本。这项创新成果获得了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目前,模组化的LED路灯已经在北京市大规模应用。”

2012年华灯改造后的华灯照片(魏晓彬 摄)

2012年华灯改造完工后灯台特写(魏晓彬 摄)
2012年华灯灯杆、基座改造,是历史上规模和工程量最大的一次改造。陈春光和团队严密计算灯台的承重,深入研究古代中式建筑造型风格,建议灯台四面开门装置,得到采用,极大地提升了华灯运行安全性,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我们还研发了华灯单灯监测系统,通过感应实时电流来监测华灯运行状态,故障第一时间发现,如同有了千里眼。此外,借助70周年国庆保障的机会,我们成功研发了华灯快切装置,让华灯有了多重供电保障。”陈春光说。

2024年4月24日,华灯班班长及工作人员正在天安门广场检修维护华灯设备。张超 摄
华灯班承担着国家历次重要活动保障任务,2020年陈春光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他说,模范的荣誉属于坚守在一线的所有电力工人。“2021年我们进行华灯清理,当时也是时间比较紧任务重,两个小伙伴,在现场干活,夫人分别怀孕待产在家里。直到家里来电话,说媳妇要生了在产房了,赶紧去了医院,两家生的姑娘只差三天,这个荣誉属于这个光荣的集体。”

国网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班长陈春光正在“陈春光创新工作室”与团队成员研讨创新项目。张超 摄
接棒华灯班第五代班长以来,陈春光创新工作室的相关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路灯控制、城市道路照明等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2023年,华灯单灯监测换上4G的通讯模块,不仅内置安全电池,增加了二维码,游客扫码即可了解更多华灯历史或者一键报修。


2025年4月28日,陈春光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后留影
五一前夕,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陈春光说:“全国劳模先进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激励我们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公共服务业的从业者,我将带头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当好首都掌灯人,精准巡检,精心维护,点亮城市夜空。”
人物简介
陈春光,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安全总监、华灯班第五代班长。扎根城市照明专业25年来,组织参与过4次华灯光源升级改造,最终选定的电磁感应无极灯,能耗降低70%,使用寿命延长至5万小时以上。领衔的陈春光创新工作室获评北京市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相关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他参与制定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等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模等荣誉称号。

2022年陈春光作为产业工人代表,参与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晨光
通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李艳娜 景晓薇 叶鹏宏 杨颖 魏晓彬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