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石景山区今年这样干!_北京时间

启动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石景山区今年这样干!

目前,石景山区一季度新建重大项目已开工22项,77项在施项目正有序复工,全区奋力跑好开局“第一棒”,形成推动一季度“开门红”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牢基础

启动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石景山区今年这样干!

(记者 赵芳)日前,记者从石景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了解到,目前,该区一季度新建重大项目已开工22项,77项在施项目正有序复工,全区奋力跑好开局“第一棒”,形成推动一季度“开门红”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牢基础。今年该区将统筹利用好“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和服贸会永久落户这两大重要机遇,主动出击、抢占先机,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了“跨次元同乐汇”“人民新科技新春嘉年华”“秀池冰上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年味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新春体验,京西石景山活力进一步彰显。随着市委市政府正式把抓好“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打造京西活力空间纳入全市重大战略部署,2025年,石景山区将全力推动“两园一河”协同联动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把首钢园的布局建设发展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推动“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卢三段综合提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京原漫水桥等“水通”“绿通”“路通”项目,以及首钢煤仓更新改造博物馆、永定河马拉松赛道等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项目,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石景山书院、石景山演艺中心等文化旅游项目,推动重点组团节点率先亮相。发挥首钢园区工业遗存和现代科技融合特点,继续办好服贸会、WTT中国大满贯、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重大文化会展赛事活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建设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钢支点,打造职住商平衡、山水绿园充分融合的活力园区。

今年,石景山区还将进一步紧抓服贸会永久落户首钢园机遇,全力抓好服贸会服务保障,坚持“保障服贸会、参与服贸会、借势服贸会”这一核心工作理念,全面落实属地责任,提升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办会水平,把服贸会办成精彩纷呈的全球服务贸易盛会。同时,积极承接展会外溢资源,实现服务保障、参展办会和带动发展协同促进。加强服贸会活动区域和首钢北区整体规划研究,深入挖掘空间,提升会展功能。结合工业遗址公园风貌,布置特色会展空间,提升会展服务综合功能,通过“以展促产、以展促消、以展带城”协同融合将首钢园打造成为集办展、游玩、购物、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小镇”。强化市区企联动,加速推动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谋划周边配套,将场馆周边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配套设施情况纳入服务保障工作重点,合理规划交通动线,做好交通接驳,优化场馆内部指引,完善配套设施,支持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民宿等品牌,进一步丰富体验式消费场景要做好属地服务保障。发挥科幻、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在服贸会现场转化应用,探索人形机器人参与餐饮、医疗救护等保障,着力增加服贸会的科技含量,提升参展办会和观展体验。

经过多年产业转型升级,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正处于“1+3+1”高精尖产业体系向“2+4+4”现代化产业体系转换升级的关键阶段。2025年,该区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性研究谋划,加快形成具有我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以此引领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重点是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体系,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切实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持续加强对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围绕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建立长期投入机制,用好产业引导基金,积极抢占新赛道。开展“数据要素x”专项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同时,加快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在石景山园落地实施并形成实效,推动中关村石景山园扩围增效,促进综合效益持续提升,力争今年园区收入突破4600亿元,带动全区高精尖产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全方位扩大消费,加强文商旅体融合,构建大旅游格局,创造多元消费场景,形成更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服务型消费,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增强城市烟火气。着眼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扩大有效投资,压茬推进项目开工,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责编 邓力)

启动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石景山区今年这样干!

目前,石景山区一季度新建重大项目已开工22项,77项在施项目正有序复工,全区奋力跑好开局“第一棒”,形成推动一季度“开门红”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牢基础

启动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石景山区今年这样干!

(记者 赵芳)日前,记者从石景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了解到,目前,该区一季度新建重大项目已开工22项,77项在施项目正有序复工,全区奋力跑好开局“第一棒”,形成推动一季度“开门红”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牢基础。今年该区将统筹利用好“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和服贸会永久落户这两大重要机遇,主动出击、抢占先机,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了“跨次元同乐汇”“人民新科技新春嘉年华”“秀池冰上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年味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新春体验,京西石景山活力进一步彰显。随着市委市政府正式把抓好“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打造京西活力空间纳入全市重大战略部署,2025年,石景山区将全力推动“两园一河”协同联动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把首钢园的布局建设发展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推动“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卢三段综合提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京原漫水桥等“水通”“绿通”“路通”项目,以及首钢煤仓更新改造博物馆、永定河马拉松赛道等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项目,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石景山书院、石景山演艺中心等文化旅游项目,推动重点组团节点率先亮相。发挥首钢园区工业遗存和现代科技融合特点,继续办好服贸会、WTT中国大满贯、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重大文化会展赛事活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建设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钢支点,打造职住商平衡、山水绿园充分融合的活力园区。

今年,石景山区还将进一步紧抓服贸会永久落户首钢园机遇,全力抓好服贸会服务保障,坚持“保障服贸会、参与服贸会、借势服贸会”这一核心工作理念,全面落实属地责任,提升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办会水平,把服贸会办成精彩纷呈的全球服务贸易盛会。同时,积极承接展会外溢资源,实现服务保障、参展办会和带动发展协同促进。加强服贸会活动区域和首钢北区整体规划研究,深入挖掘空间,提升会展功能。结合工业遗址公园风貌,布置特色会展空间,提升会展服务综合功能,通过“以展促产、以展促消、以展带城”协同融合将首钢园打造成为集办展、游玩、购物、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小镇”。强化市区企联动,加速推动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谋划周边配套,将场馆周边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配套设施情况纳入服务保障工作重点,合理规划交通动线,做好交通接驳,优化场馆内部指引,完善配套设施,支持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民宿等品牌,进一步丰富体验式消费场景要做好属地服务保障。发挥科幻、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在服贸会现场转化应用,探索人形机器人参与餐饮、医疗救护等保障,着力增加服贸会的科技含量,提升参展办会和观展体验。

经过多年产业转型升级,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正处于“1+3+1”高精尖产业体系向“2+4+4”现代化产业体系转换升级的关键阶段。2025年,该区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性研究谋划,加快形成具有我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以此引领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重点是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体系,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切实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持续加强对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围绕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建立长期投入机制,用好产业引导基金,积极抢占新赛道。开展“数据要素x”专项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同时,加快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在石景山园落地实施并形成实效,推动中关村石景山园扩围增效,促进综合效益持续提升,力争今年园区收入突破4600亿元,带动全区高精尖产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全方位扩大消费,加强文商旅体融合,构建大旅游格局,创造多元消费场景,形成更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服务型消费,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增强城市烟火气。着眼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扩大有效投资,压茬推进项目开工,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责编 邓力)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