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丨延庆张建秋:躬耕田野的铿锵玫瑰_北京时间
致敬劳动者丨延庆张建秋:躬耕田野的铿锵玫瑰
“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关心粮食和蔬菜’,听起来很美好,实际工作中却涵盖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种业振兴、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复杂的工作。”这是张建秋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二十载春秋,她扎根基层,踏遍田坎地垄,用汗水与担当,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到独当一面的农业中坚力量,她以田为纸、以汗为墨,书写了粮食稳产、耕地保护、绿色发展的动人篇章,她将农民的笑颜视为最高荣誉。
“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张建秋深知这句话的分量。作为延庆区稳产保供工作的牵头科室负责人,她科学分解任务、精准技术指导,连续多年推动全区粮食蔬菜生产超额完成目标。
2023年,特旱天气肆虐,万亩玉米面临减产绝收危机。张建秋心急如焚,连夜拟定抗旱方案,协调气象、水务等部门,争分夺秒调配资源,全力以赴开展抗旱保苗工作,保住了万亩玉米的生机。2024年,冰雹灾害突袭,7000亩农田受灾。她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申请应急种子、补贴肥料,为受灾农户挽回损失。“有张科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农户们质朴的话语,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耕地,是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张建秋积极落实“田长制”责任体系,将区、镇、村三级569名田长信息精准更新,把保护任务落实到每一块责任田。2023年台风“杜苏芮”过境后,面对农田受损的情况,她临危不乱,拟定了关于开展汛后农田保护和农业恢复生产专项行动方案,从灾后巡田清淤、灾情统计、农业技术指导、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及宣传落实等方面制定了重点任务,确保了15天内恢复农业正常生产,减少灾情影响。
“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三年来,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她组织实施3.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铺设地埋管18.5万米,打造500—1000亩以上高标准农田9块,1000亩以上6块。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全区粮食单产524公斤/亩,达到全市最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强大动力。
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她推进“以奖代补”模式,在2023年至2024年,张建秋带领团队成功组织实施了25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撬动社会资金近1亿元,扩大全区设施农业播种面积2000余亩。通过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共新建和维修大棚1500余栋,极大地提升了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效盘活了原本闲置的农业设施,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不仅要增产,更要绿色可持续。”张建秋牵头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每年回收处理秸秆等废弃物10万吨,推广有机肥4.5万吨,实现亩均减施化肥5.4公斤。全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明显提高,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有力助推延庆区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
从稳产保供到绿色转型,从田埂规划到井水清流,她用赤诚与智慧,在妫川大地书写“丰收答卷”。她是延庆新时代的沃土耕耘者,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汗水浇灌中拔节生长。如今,张建秋依然奔波在妫川田野上,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正如她所说:“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致敬劳动者丨延庆张建秋:躬耕田野的铿锵玫瑰
“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关心粮食和蔬菜’,听起来很美好,实际工作中却涵盖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种业振兴、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复杂的工作。”这是张建秋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二十载春秋,她扎根基层,踏遍田坎地垄,用汗水与担当,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到独当一面的农业中坚力量,她以田为纸、以汗为墨,书写了粮食稳产、耕地保护、绿色发展的动人篇章,她将农民的笑颜视为最高荣誉。
“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张建秋深知这句话的分量。作为延庆区稳产保供工作的牵头科室负责人,她科学分解任务、精准技术指导,连续多年推动全区粮食蔬菜生产超额完成目标。
2023年,特旱天气肆虐,万亩玉米面临减产绝收危机。张建秋心急如焚,连夜拟定抗旱方案,协调气象、水务等部门,争分夺秒调配资源,全力以赴开展抗旱保苗工作,保住了万亩玉米的生机。2024年,冰雹灾害突袭,7000亩农田受灾。她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申请应急种子、补贴肥料,为受灾农户挽回损失。“有张科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农户们质朴的话语,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耕地,是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张建秋积极落实“田长制”责任体系,将区、镇、村三级569名田长信息精准更新,把保护任务落实到每一块责任田。2023年台风“杜苏芮”过境后,面对农田受损的情况,她临危不乱,拟定了关于开展汛后农田保护和农业恢复生产专项行动方案,从灾后巡田清淤、灾情统计、农业技术指导、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及宣传落实等方面制定了重点任务,确保了15天内恢复农业正常生产,减少灾情影响。
“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三年来,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她组织实施3.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铺设地埋管18.5万米,打造500—1000亩以上高标准农田9块,1000亩以上6块。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全区粮食单产524公斤/亩,达到全市最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强大动力。
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她推进“以奖代补”模式,在2023年至2024年,张建秋带领团队成功组织实施了25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撬动社会资金近1亿元,扩大全区设施农业播种面积2000余亩。通过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共新建和维修大棚1500余栋,极大地提升了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效盘活了原本闲置的农业设施,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不仅要增产,更要绿色可持续。”张建秋牵头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每年回收处理秸秆等废弃物10万吨,推广有机肥4.5万吨,实现亩均减施化肥5.4公斤。全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明显提高,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有力助推延庆区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
从稳产保供到绿色转型,从田埂规划到井水清流,她用赤诚与智慧,在妫川大地书写“丰收答卷”。她是延庆新时代的沃土耕耘者,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汗水浇灌中拔节生长。如今,张建秋依然奔波在妫川田野上,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正如她所说:“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