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老年大学在年轻人中走红。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分享自己上老年人大学的经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原因无他,老年大学价格低、时间容易协调、教学品质有保障,于是就成为很多人选择。
近来,老年大学在年轻人中走红。在中老年教育名额有剩余的情况下,允许年轻人报班学习,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年轻人与老年人一起上课也有利于年龄互补,满足双方需求。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关注到年轻人的业余学习需求,打造更多针对服务,帮助年轻人丰富精神生活。

低成本兴趣班吸引年轻人加入
在今年9月开办的地坛书市上,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东城社区学院)的秋季招生展位,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招生简章里,丰富多彩的课程,加上每学期300元~600元不等的低价费用,让不少年轻人在现场报名。
张子玉是一名美术生,毕业后在媒体从事美编工作,平时上班时间自由。在网上看到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的招生信息后,她迅速报了每周一下午的瑜伽和油画课。
张子玉说,“之前学国画,一直想学油画,没找到合适的教育机构,要么距离远,要么价格贵”。
“在老年大学上兴趣班,一学期15次课,总价比外面一些培训班一节课还便宜。花这么少的钱,既能学一项技能,又能充实生活,何乐而不为?”张子玉说。
中国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叶南客表示,现在的老年教育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还包括健康养生术、摄影、模特、照片后期处理等,内容更加丰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是否挤占老年人资源引争议
一段时间以来,老年大学学位“一座难求”,有的热门课程,一上线就被抢空,为何还能招收年轻人?
中国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叶南客表示,市、区县、街道、社区等政府单位开办的老年大学,有公益性经费支撑,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这些老年大学一般有年龄限制,不适合年轻人参与。
实际上,目前一些年轻人报的并非真正的老年大学,而是包含中老年教育的办学机构。还有的因为线上审核宽松,跟风报名了老年大学的线上课程。
叶南客说,在符合相关政策、学校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年轻人到老年大学上课,但如果一所老年大学明确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并限制了年龄,就不鼓励年轻人报名。

看重一起上课带来的情绪价值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活跃兴趣爱好,补充读书时期枯燥的学习体验,能有效缓解压力,丰富精神生活。”叶南客说,此外,年轻人与老年人一起学习,也有利于年龄互补,即老年人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会让年轻人受到感染,老年人能从青年身上获得活力。
连续上课两个月后,张子玉发现,在老年大学上课给她带来的情绪价值远超知识价值。“老年人上课积极主动,他们在课后看到课程相关的素材,也会分享到班级群。还有的老人记录老师上课时的范画过程,并分享出来,方便大家跟着画。上课前同学之间还会互相分享小零食,班级氛围非常融洽。”
叶南客表示,除了老年大学,年轻人可以关注工会、妇联等系统开办的文化服务活动或学习班,此外,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同时,相关部门应关注到年轻人的业余学习需求,打造更多针对服务,帮助年轻人丰富精神生活。

主播点评:蹭老式”学习走红 老年大学因何“圈粉”年轻人?
在刚刚的视频中,我们也看到了,有人因为课程实惠,一口气报了好几个老年兴趣班;有人与父母在老年大学成了同学;也有人在“鸡娃”过程中把自己送进了老年大学。那蹭老式学习走红,老年大学为什么能够“圈粉”年轻人呢?这源于,大家普遍认为,老年大学更正规、教师资质好,有的还是免费的。不过,老年大学,其本质应该是服务老年人,年轻人因为这样的补贴优势,而加入了报名大军,这是否“对劲儿”呢?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校2008年办学后,早期年轻人比较少,近10年来,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她认为:在中老年教育名额有剩余的情况下,允许年轻人报班学习,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主播点评:“蹭老式”学习满足双方的情绪价值需求
专业人士认为,年轻人能否上老年大学,关键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学校定位。如果一所老年大学明确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就不鼓励年轻人报名。如果符合要求,年轻人与老年人一起上课有利于年龄互补,可以满足双方的情绪价值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会让年轻人受到感染,享受学习本身的价值,而老年人也能从青年身上获得活力。不过,咱还是得说,除了老年大学,年轻人也可以关注工会、妇联等系统开办的文化服务活动或学习班,避免到老年大学扎堆儿。同时,相关部门应关注到年轻人的业余学习需求,打造更多针对服务,帮助年轻人丰富精神生活。
主播:祖冲亚
编辑:申京辉
责编: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