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东城区城管执法部门始终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原则,持续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等活动。近日,和平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皇城国际开设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旨在大力提升商务楼宇内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一步深入开展。
自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东城区城管执法部门始终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原则,持续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等活动。近日,和平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皇城国际开设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旨在大力提升商务楼宇内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一步深入开展。

“包了口香糖的纸巾属于哪类垃圾?”“槟榔渣属于哪类垃圾?”“大棒骨属于哪类垃圾。”执法队员在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环节,向前来参加宣讲活动的单位、物业企业、群众代表讲解了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标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分,同时特别提示垃圾分类的一些“误区”。

随后,在执法队员带领下,相关人员参观学习了皇城国际垃圾分类工作经验。现场负责人刘经理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逐一讲解其四分类垃圾桶日常管理制度。同时,在参观过程中,执法队员依据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处理“三化”,即“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提醒楼宇相关人员要从厨余垃圾减量的角度,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共同建设绿色节约型社会。对于一次性用餐具等用品,执法队员提示积极宣传引导使用环保餐具,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商家经营成本,还有利于减少一次性耗材使用、资源消耗。

此外,执法队员向大厦内物业工作人员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方便随时查阅。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带动家庭成员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接下来,城管执法部门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更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居民们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