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度创新,立足区位优势,顺义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明晰发展思路,体制机制运行高效;立足空港优势,国际消费提质扩容成效显著;聚焦建设保障和要素供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自2021年7月北京获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至今,顺义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立足区位特色优势,突出差别化探索,加强系统集成,实现了良好开局。
明晰发展思路
体制机制运行高效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责任明晰的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区领导分别牵头10个专项工作组。相关部门及属地积极参与,紧抓落实,形成了统分结合、有机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顺义区制定并发布了《顺义区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着力发展首都机场及周边5大重点区域。

北京天竺综保区。
与首都机场紧密联动,进一步聚集丰富航线资源,增加国际中转规模,拓展机场商业消费,助力首都机场打造临空国际消费新枢纽。在机场南部打造临空国际消费新平台,积极承接航空客流外溢,发展集保税免税、文化体验、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综合业态。在机场北部打造具有服务贸易特色的国际消费新高地,充分发挥天竺综保区政策优势,拓展医疗健康、文化贸易等主导产业。在机场西部打造新国展会展商务区,提升临空消费资源承载能力。创新“会展+商业综合体”融合的开发模式,依托新国展规划建设会展商务区(EBD),围绕新国展三期、天竺镇中心区、T3航站楼南侧商业地块,积极推动太古里、万象城、龙湖天街等知名商业企业洽商投资,打造临空国际消费新地标。在机场东部打造国际化消费配套环境,大力建设国际人才社区,着力增加高品质商业供给。
立足空港优势
国际消费提质扩容成效显著
2021年11月,顺义区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2021-2025年)。立足方案,创建了102项任务清单。2022年计划任务45项,前8个月落地率近八成。

网红商圈中粮·祥云小镇夜色下的餐饮街。
顺义区锚定消费地标、多层次推进区域国际消费升级。全面加强与首都机场、国航的战略合作,主动服务首都机场“再造国门”计划。打造空港型国际消费引擎,全国首创“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政策衔接试点”模式,促进国际消费回流;王府井免税品数字零售公司入驻天竺综保区,计划年内开设线下体验店;充分发挥口岸功能,深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阿里健康、京东大药房、药兜网、叮当快药年内销售额已超1.5亿元。提升临空消费资源承载能力。承接航空客流外溢资源,积极培育航空服务、保税免税、商务会展、电商直播等消费业态。拓展航空集成服务产品,推出“机票特消险”等特色险种产品。提升多元化消费品质,成功引入国际顶尖画廊20余家。探索开设外资高端医疗机构,持续推进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特检实验室项目。统计显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年以来,顺义区新增规模以上零售企业46户,新增商业综合体2户,新增全国、北京市首店8家,新增商业及配套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拉动消费594亿元,同比增加9%。落实重点商圈“一圈一策”,网红商圈中粮·祥云小镇和老城区商圈联动升级,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4.05亿元,同比增长11.07%。

HICOOL 2022全球创业大赛现场。
顺义区拓展国际航空客货流量,变流量为增量。积极推动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申办工作,充分发挥新国展巨大拉动作用,办好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等品牌展会。叠加首都机场捷运线对首都机场旅客的引流吸附作用,将会展经济培育成首都东北部消费中心、首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

美团自动配送车为市民配送。
顺义区新科技赋能,催生消费业态迭代升级。经过2年的实践,截至今年8月,美团自动配送室外全场景配送订单超过240万单,自动驾驶里程占比超过97%,打造了无人配送的全国样板。未来,美团自动驾驶团队将继续以顺义为运营基地,探索更多区域更多业务模式的商业运营。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智能外币兑换机在首都国际机场等场景布放,进一步提升区域跨境消费便利度。在重点商圈推动5G+4K/8K、VR/AR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融合应用,丰富体验场景。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指挥运营中心,企业接入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建设保障和要素供给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顺义区强化政策创新和扶持作用,制定北京市首个《促进顺义区航空货运发展的若干措施》,做强航空货运产业。“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政策衔接试点”等12项“全国首创”试点政策落地,带动项目集聚成效显著。助企纾困,制定房租减免奖励政策,鼓励非国有商业设施运营单位为小微商户减免今年5月至7月房屋租金,预计覆盖1200家企业。

马坡电信局5G基站。
顺义区优化国际化环境和配套服务。加强新基建统筹规划,累计建设5G基站2263个,实现重点商圈、重点景区等区域5G网络全覆盖。同时,出台《关于完善企业“服务包”制度主动精准服务企业扩大发展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区级服务企业工作制度,抓好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