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相信牛郎织女吗?”
今天是七夕,想和你聊一个熟悉到偶尔会遗忘的故事:
“你还相信牛郎织女吗?”
当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这一古代爱情范本,惊奇地发现:牛郎和织女就是一对古早的异地恋情侣。
古有“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书写的是牛郎织女被时空分隔的离愁别恨。
今有“君住大兴南,我住海淀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密云水”,这首打油诗,调侃的就是北京一些跨区恋爱的年轻人的生活具象。
偌大的北京,好像不小心就谈了个异地恋。空间跨度广,工作强度大,通勤距离长,居住成本高……在这多重因素的挤压下,牺牲掉见面距离和频次成了最优解。“同区恋爱变成奢侈品,仿佛经历过十环之恋的人才配谈爱情。”北漂青年小柳这样说。
Part.1爱能克服远距离
住址相距5km之内才有恋爱的实感,不然就纯纯是鞭长莫及的异地。
北京的爱情枯萎在14号线转6号线的地铁长征里。
原本俩人能一起去看一场电影的,全用在赶路上了,挺没意思的。
跨区恋爱的新式牛郎织女,在饱受通勤之苦的同时,也遭受着“异地之痛”。
32岁的李栋和爱人,就曾被朋友们称为“纯爱战神”。读书时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北京的他俩,不仅经历过“异地恋”,新冠期间还升级成“疫”地恋。
城市停摆,交通停顿,但思念却怎么都停不下来。毕业时,李栋的爱人远赴武汉求职,但无果。“女方去武汉呆了一个多月,只找到一份月薪3000的工作,只能又回流到北京。双方对未来都很迷茫,提了分手,但不是真的想分手,而是想用分手表达思念。”

李栋和爱人
经历几番拉扯,李栋毕业后决定来京,在亦庄找了份工作,而爱人去了西二旗,俩人开启远距离同城。偶尔晚上加班到11点,从亦庄打车回到天通苑的出租房,将近50公里的路途需要一个小时。“北京真大!”披着月光和满身疲惫回到家的李栋忍不住想骂句脏话,而怀孕7个月的爱人已经熟睡了。
在空间距离的考验下,就算是天定的良缘也会有辛苦。

——爱情短片《列车之间》
00后情侣们也同样困于交通带来的情感阻力。22岁的妞妞和伴侣相隔在朝阳和海淀的两端,两人约会仿佛银汉迢迢相隔。“每次见面可能都要跨越将近十环的远距离……我觉得困难的点就是在于北京真的太堵车了,无时无刻都在堵,不管你几点出门,早晚高峰更别提了。”
“坐地铁也很累,每次都要倒很多趟,下了地铁还要做公交车,下了公交车也要走一小段路。太累了,没什么坚持下来的动力,希望未来他可能在我家小区买个房。” 靠公共交通出行的帆帆同样在呐喊:已老实求放过。

在地铁站驻足拍花的年轻人
“很久之前才干这事儿了!” 80后亮哥感怀起了读书时的跨区恋爱,遥远的自行车铃声瞬间响彻记忆。“我们那年代,朝阳去海淀,公交车加自行车过去得一个多小时。放了学送她回家然后我再回,真是两三个小时的样子。”骑这么久车,什么感受呢?亮哥说:“偶尔送吧,不能老送,那受不了。你送的时候肯定是开心的呀,觉得这个路途有点短呢。”

——电影《现在去见你》
有时人恋爱了,就是会萌生出一股“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豪迈。曾经北漂的慧慧这样说:“感情初期在多巴胺的驱使下,同城异地那点距离根本不叫事儿。”
Part.2北京新牛郎织女,不避讳谈钱
抛去俩人的距离,在北京约会有多贵呢?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
《经济学人》杂志做了“2023年全球约会最昂贵的城市”排名,国内有两个城市光荣挤进了前十: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北京。在北京约会的成本和巴黎、米兰挤上一个梯队了,再努点儿力能追上“lalaland”洛杉矶。

“2023年全球约会最昂贵的城市”Top 15
从年轻人的体感上看,约会也变得更昂贵了。22岁的咩咩坦言在北京住宿性价比不高。“在北京订酒店就要花很多钱,北京的酒店又小又贵……”究竟多贵?在某平台上一查,随随便便的快捷酒店就四五百一晚上。
爱情昂贵,面包昂贵,谈个恋爱也要降本增效。毕业一年的小柳回忆,自己和男朋友合租前为了省房钱,周末还去燕郊住过酒店。
还有一些恋爱中细碎的小钱,加在一起也变成大钱。网友“斯斯”说起和男友的约会日常:“出去玩花费还挺高的,尤其到了周末各种收费项目都会比平常贵。我们会去看电影,手工DIY,抓娃娃……我俩抓娃娃一次要花400块。还有吃饭,吃饭花销会高一点。”网友“艾一古”则对花了1300+去吃牛排耿耿于怀:“真难吃啊,北京这种大城市就是会花大钱吃到很一般的东西。”

娃娃机前的年轻人
压力越来越大,荷包越来越小,伴随而来的是趋于务实的感情观。年轻人越来越不避讳“谈钱伤感情”了,逐渐摆脱“谈钱羞耻感”。95后小杜直言搞钱是第一位的。“异地的话最重要的就是钱嘛,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第二才是情绪稳定。”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
而难以否认,经济的压力也在让个体的爱情观产生异化。31岁的Henry相信爱情,但不愿结婚。因为“我觉得中国式婚姻特没劲,爱情含量很少的,牵扯了太多其他因素,比如房子车子孩子……大环境都这样了。”
Part.3同城异地靠什么坚持
既然有距离和消费两座大山压在头上,这些牛郎织女为何还在生活的压力中,勇敢地坚持着对爱的渴望?
出于好奇,不禁多问了一个问题:同城异地中感到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电影《心动》
小想认为是自己没有伸手去要,对方偷偷准备的惊喜。“有一次忙到快一个月没见面了,在我结束营地的最后一天,他来接我。那会儿就是有一个梗特别火,大概就是说袖子上有一根线,帮我把这跟线揪掉,之后就顺手儿揪出来对方准备的某个小惊喜。当时我男朋友就是这样,他把金项链藏在袖子里,让我揪出来,我当时特别感动,在那一刻我是幸福的。”
妞妞认为是两个人一起进步。“前几天我很纠结一件事,就是我到底是找工作还是每天学习考编,我自己没什么想法,拿不定主意,男朋友会帮我分析问题,告诉我这几种选择的利弊在哪里,这是很好的一点。”
帆帆认为是不需要沟通的默契。“我觉得很幸福的是,我的卧室旁边有一个装零食的小推车,每次我们打视频他都会看到,如果他看到我的小推车上面零食不是很多了,直接给我买零食快递到家里,最关键的是,他不会问我想不想吃,我想吃什么,而是直接买!直接快递到家里!”

——电影《远距离爱情》
远距离爱情如何长久维系?一些年长者也聊了聊经验。
见证了女儿同城异地的周先生说:“两个人建立家庭的话就是要彼此靠近,因为现在年轻人面临的诱惑可能都太大了,还是自控一下能好吧。”
已婚且育有两娃的张先生:“互相理解吧,当下的男性和女性都不容易,女人也承担了很多压力。”
在北京打工的老付夫妇:“爱一个人就要包容对方的缺点,如果彼此包容不了就谈不上‘爱’这个字。牙齿和舌头还有磕碰的时候,两个人相处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的。”
有意思的是,一位00后并不奢望在感情中得到理解。Osborn通过玩乙游减少了一些精神内耗。在她看来,让异性共情异性就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两性之间天然存在不可逾越的沟壑。“纸片人就是另一种理想上的男友,稍微可以弥补一下现实中的缺憾,比如《光与夜之恋》里面有个男主查理苏,他就说过女性来月经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为此感到羞耻,这个很能戳到女生的点。而现实中异地的男友可能只会隔着手机屏幕让我多喝热水吧(笑)。”

Osborn的纸片人男友
Osborn也很自洽地看待两位男友的关系:“像肢体接触啊,一起吃饭看电影啊这些陪伴类型的,是现实男友能带来但纸片人给不到的快乐。当然我不是一定想把两者作为一个互补的状态,只是说生活是生活,剧本是剧本,我享受这双重的情绪价值就够了。”
这不仅让人想起尼采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必须围绕自己的生活,构建真爱的概念。”
“而不是依照对真爱的概念来度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