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胖永辉”“胖物美”更多了!胖东来凭什么当“导师”?_北京时间

北京“胖永辉”“胖物美”更多了!胖东来凭什么当“导师”?

​3月21日,首家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物美超市在北京开业,算上此前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两家永辉超市门店,这已经是北京第三家胖东来“学徒”店了。

北京“胖永辉”“胖物美”更多了!胖东来凭什么当“导师”?

3月21日,首家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物美超市在北京开业,算上此前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两家永辉超市门店,这已经是北京第三家胖东来“学徒”店了。

郑州首店还在选址中,胖东来“本来”至今仍然没有真正跨出许昌和新乡地界,没有一线城市的经营经验,却以“物美分来”和“永辉分来”的形态进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家只有13家门店的超市,却可以给拥有700多家门店的永辉,和拥有近2000家门店的物美当“导师”。无论从地域分布还是门店规模视角看,这都是一个反常态的故事。

3月21日上午,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新辰里的胖东来改造版物美正式开始营业。物美方面大概对汹涌人潮早有预料,在商场入口处提前用铁栅栏隔出了充足的排队等候区,宛如迪士尼热门项目排队现场。

根据现场图片,开业当天上午,排队区挤满了来一探究竟的消费者。由于当天是工作日,住在附近的居民,和附近大学的在校学生成为了排队主力,上午想排进超市,等候时间一度超过1个小时。

此前,胖东来已在2024年相继开启了对步步高超市和永辉超市的调改。其中,永辉超市调改的门店数量最大。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25年2月,已有41家“胖永辉”学成归来,永辉还计划在2025年完成至少100家门店改造。

胖东来能成为零售界的新晋“博导”,原因之一肯定是其令所有零售业同行艳羡的盈利能力。胖东来没有上市,但老板于东来几乎每年都会发抖音(这种方式本身就很胖东来)向所有人公开胖东来的营业数据。

在2025年1月8日发布的一条抖音里,于东来称:“2024年胖东来集团整体销售近170亿、税收6亿多、利润8亿多……”而根据永辉超市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永辉超市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开几百家门店亏14亿的“学生”,向开13家门店赚8亿的“导师”学习,怎么看都合情合理。

3月21日,永辉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业绩会上称,永辉2025年最大工作核心就是减亏。而全面调改,则是减亏的重要手段。但强大的盈利能力之外,胖东来能做那么多连锁超市的“博导”,还得益于它外溢的IP价值。

胖东来在互联网世界的声量,和它在现实世界的门店数量是高度错配的。通过互联网知道胖东来的人,远远多于在现实生活中逛胖东来超市的人;互联网上充斥着胖东来选品多好,服务多好,对员工多好的消息,现实生活里大多数人却逛不动胖东来超市,也买不到胖东来商品。

这种错配,给作为IP的胖东来带来了溢出的价值——有人把去许昌逛胖东来超市作为旅游项目,有人加钱找胖东来代购只为“尝尝咸淡”。于是,当胖东来的学徒们带着“毕业设计”亮相全国各地时,胖东来IP的外溢价值有了变现渠道和空间。“胖永辉”和“胖物美”们,除了学到真本事外,也能借由胖东来IP的外溢价值打响第一枪,拥有天然的引流和营销素材。

从商业逻辑看

这种“以小带大”的模式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胖东来目前只有13家门店,却能给拥有众多门店的永辉和物美当导师,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历经四十余载发展征程,中国零售业如今已行至关键变革节点。回首过往,无论是曾叱咤风云的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麦德龙,还是本土颇具影响力的永辉、物美等企业,均面临着程度各异的发展困境。这些困境的成因纷繁复杂,既有线上电商模式异军突起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冲击,又有消费者消费偏好与习惯的持续演变,加之宏观经济环境动态变化所施加的诸多影响,致使整个行业迫切需要一个引领者来指明方向。

在庄帅看来,胖东来于许昌等地稳健发展,成绩亮眼,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抵御市场周期波动的韧性,与之类似的,还有国际知名零售品牌山姆会员店、Costco以及奥乐齐等,它们各具特色与优势。但鉴于过往国内零售企业学习外资零售巨头却未达预期成效,甚至目睹部分外资品牌如家乐福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前车之鉴,当下众多业内目光纷纷聚焦于本土标杆——胖东来身上。

庄帅认为,首先供应链优化革新:与奥乐齐、山姆等同道者不谋而合,聚焦自有品牌打造,深度嵌入品牌直采环节,摒弃传统单纯依赖货架陈列、堆头促销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力求精准掌控商品源头,以此确保商品品质过硬,同时凭借规模采购、精准选品等策略实现成本优势最大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线下服务极致深耕:始终坚守以顾客为中心,将心血倾注于线下门店精细化运营。打破行业内盲目跟风线上、与线上渠道进行同质化竞争的误区,深刻领悟到唯有筑牢线下实体根基,以极致贴心服务触动顾客心灵,方能在激烈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赢得顾客长期信赖与支持。第三,组织文化赋能激活:精心营造卓越的组织文化氛围,致力于全方位激发从一线店员到高层管理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切实保障员工物质待遇,确保薪酬福利合理且具竞争力,更高度关注员工精神层面需求,致力于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让每一位员工深切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尊重,从而内生强烈归属感。

为什么胖东来自己不扩张?

而是帮助企业调改?

庄帅分析称,一方面源于创始人于东来深谙行业整体繁荣方能带动个体持续发展的道理,只有行业整体发展好,才能让自身所处环境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胖东来自身也面临现实挑战。例如身体状况欠佳,子女接班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且企业股权结构呈现相对封闭的家族式特征,缺乏开放性与灵活性,这些因素综合考量之下,传统扩张路径受阻。因此于东来另辟蹊径,探索出两条发展路径:一,坚守区域深耕战略,持续优化许昌等本地市场渠道运营,凭借深厚底蕴与精细化管理,确保企业在本土市场稳健发展;二,创新性地转型为品牌服务商,将自身多年积累沉淀的优质供应链资源、成熟管理模式与先进经营理念,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方式向其他商超输出共享。目前这两方面都富有成效。

未来商超的经营模式是都是胖东来版本

还是百花齐放的?

事实上,商业进化历程恰似人类个体成长轨迹,都起始于学习借鉴。当下,很多商超企业已然踏上学习胖东来之路,然而,在这一学习进程中,随着实践深入,必然会因地域市场差异、员工特质不同、消费者需求多样、供应商结构复杂等诸多因素,促使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出适应性调整。而在持续调整优化过程中,企业终将挖掘自身独特优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进而逐步迈入商业创新与创造的全新阶段。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中期时段,商超行业有望迎来创造性成果,届时超市业态将摒弃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物美、永辉等各零售品牌将凭借自身独特魅力与核心竞争力各展风采,广大消费者也将有幸畅享多元、丰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这样一来,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编辑:和晓丹

北京“胖永辉”“胖物美”更多了!胖东来凭什么当“导师”?

​3月21日,首家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物美超市在北京开业,算上此前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两家永辉超市门店,这已经是北京第三家胖东来“学徒”店了。

北京“胖永辉”“胖物美”更多了!胖东来凭什么当“导师”?

3月21日,首家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物美超市在北京开业,算上此前完成“胖东来式”调改的两家永辉超市门店,这已经是北京第三家胖东来“学徒”店了。

郑州首店还在选址中,胖东来“本来”至今仍然没有真正跨出许昌和新乡地界,没有一线城市的经营经验,却以“物美分来”和“永辉分来”的形态进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家只有13家门店的超市,却可以给拥有700多家门店的永辉,和拥有近2000家门店的物美当“导师”。无论从地域分布还是门店规模视角看,这都是一个反常态的故事。

3月21日上午,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新辰里的胖东来改造版物美正式开始营业。物美方面大概对汹涌人潮早有预料,在商场入口处提前用铁栅栏隔出了充足的排队等候区,宛如迪士尼热门项目排队现场。

根据现场图片,开业当天上午,排队区挤满了来一探究竟的消费者。由于当天是工作日,住在附近的居民,和附近大学的在校学生成为了排队主力,上午想排进超市,等候时间一度超过1个小时。

此前,胖东来已在2024年相继开启了对步步高超市和永辉超市的调改。其中,永辉超市调改的门店数量最大。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25年2月,已有41家“胖永辉”学成归来,永辉还计划在2025年完成至少100家门店改造。

胖东来能成为零售界的新晋“博导”,原因之一肯定是其令所有零售业同行艳羡的盈利能力。胖东来没有上市,但老板于东来几乎每年都会发抖音(这种方式本身就很胖东来)向所有人公开胖东来的营业数据。

在2025年1月8日发布的一条抖音里,于东来称:“2024年胖东来集团整体销售近170亿、税收6亿多、利润8亿多……”而根据永辉超市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永辉超市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开几百家门店亏14亿的“学生”,向开13家门店赚8亿的“导师”学习,怎么看都合情合理。

3月21日,永辉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业绩会上称,永辉2025年最大工作核心就是减亏。而全面调改,则是减亏的重要手段。但强大的盈利能力之外,胖东来能做那么多连锁超市的“博导”,还得益于它外溢的IP价值。

胖东来在互联网世界的声量,和它在现实世界的门店数量是高度错配的。通过互联网知道胖东来的人,远远多于在现实生活中逛胖东来超市的人;互联网上充斥着胖东来选品多好,服务多好,对员工多好的消息,现实生活里大多数人却逛不动胖东来超市,也买不到胖东来商品。

这种错配,给作为IP的胖东来带来了溢出的价值——有人把去许昌逛胖东来超市作为旅游项目,有人加钱找胖东来代购只为“尝尝咸淡”。于是,当胖东来的学徒们带着“毕业设计”亮相全国各地时,胖东来IP的外溢价值有了变现渠道和空间。“胖永辉”和“胖物美”们,除了学到真本事外,也能借由胖东来IP的外溢价值打响第一枪,拥有天然的引流和营销素材。

从商业逻辑看

这种“以小带大”的模式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胖东来目前只有13家门店,却能给拥有众多门店的永辉和物美当导师,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历经四十余载发展征程,中国零售业如今已行至关键变革节点。回首过往,无论是曾叱咤风云的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麦德龙,还是本土颇具影响力的永辉、物美等企业,均面临着程度各异的发展困境。这些困境的成因纷繁复杂,既有线上电商模式异军突起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冲击,又有消费者消费偏好与习惯的持续演变,加之宏观经济环境动态变化所施加的诸多影响,致使整个行业迫切需要一个引领者来指明方向。

在庄帅看来,胖东来于许昌等地稳健发展,成绩亮眼,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抵御市场周期波动的韧性,与之类似的,还有国际知名零售品牌山姆会员店、Costco以及奥乐齐等,它们各具特色与优势。但鉴于过往国内零售企业学习外资零售巨头却未达预期成效,甚至目睹部分外资品牌如家乐福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前车之鉴,当下众多业内目光纷纷聚焦于本土标杆——胖东来身上。

庄帅认为,首先供应链优化革新:与奥乐齐、山姆等同道者不谋而合,聚焦自有品牌打造,深度嵌入品牌直采环节,摒弃传统单纯依赖货架陈列、堆头促销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力求精准掌控商品源头,以此确保商品品质过硬,同时凭借规模采购、精准选品等策略实现成本优势最大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线下服务极致深耕:始终坚守以顾客为中心,将心血倾注于线下门店精细化运营。打破行业内盲目跟风线上、与线上渠道进行同质化竞争的误区,深刻领悟到唯有筑牢线下实体根基,以极致贴心服务触动顾客心灵,方能在激烈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赢得顾客长期信赖与支持。第三,组织文化赋能激活:精心营造卓越的组织文化氛围,致力于全方位激发从一线店员到高层管理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切实保障员工物质待遇,确保薪酬福利合理且具竞争力,更高度关注员工精神层面需求,致力于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让每一位员工深切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尊重,从而内生强烈归属感。

为什么胖东来自己不扩张?

而是帮助企业调改?

庄帅分析称,一方面源于创始人于东来深谙行业整体繁荣方能带动个体持续发展的道理,只有行业整体发展好,才能让自身所处环境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胖东来自身也面临现实挑战。例如身体状况欠佳,子女接班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且企业股权结构呈现相对封闭的家族式特征,缺乏开放性与灵活性,这些因素综合考量之下,传统扩张路径受阻。因此于东来另辟蹊径,探索出两条发展路径:一,坚守区域深耕战略,持续优化许昌等本地市场渠道运营,凭借深厚底蕴与精细化管理,确保企业在本土市场稳健发展;二,创新性地转型为品牌服务商,将自身多年积累沉淀的优质供应链资源、成熟管理模式与先进经营理念,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方式向其他商超输出共享。目前这两方面都富有成效。

未来商超的经营模式是都是胖东来版本

还是百花齐放的?

事实上,商业进化历程恰似人类个体成长轨迹,都起始于学习借鉴。当下,很多商超企业已然踏上学习胖东来之路,然而,在这一学习进程中,随着实践深入,必然会因地域市场差异、员工特质不同、消费者需求多样、供应商结构复杂等诸多因素,促使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出适应性调整。而在持续调整优化过程中,企业终将挖掘自身独特优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进而逐步迈入商业创新与创造的全新阶段。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中期时段,商超行业有望迎来创造性成果,届时超市业态将摒弃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物美、永辉等各零售品牌将凭借自身独特魅力与核心竞争力各展风采,广大消费者也将有幸畅享多元、丰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这样一来,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编辑:和晓丹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