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北京中医协会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中医协会主办,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协办。汇聚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医疗机构代表、非遗文化传承人及行业学者百余人,共同见证委员会成立,共绘中医药服务睡眠与心理健康新蓝图。
2025年5月25日,北京中医协会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中医协会主办,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协办。汇聚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医疗机构代表、非遗文化传承人及行业学者百余人,共同见证委员会成立,共绘中医药服务睡眠与心理健康新蓝图。
大会由北京中医协会秘书长王会玲主持,北京中医协会会长陈誩会长在致辞中强调,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心理健康和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中医'形神合一'的特色优势,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宣布北京中医协会睡眠与心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决议。

会议选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林颖娜主任为主任委员,选举房萌、吕梦涵、李瑛、赵瑞珍、赵振海、姜岳、王明富、金存传、武冠中9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金树英任秘书长,周璇梓、王处渊任副秘书长,赵燕、张丽霞、许芳、孔屹、荣毅、牛华等32位专家为常务委员,选取艾明亮、韩爽、周立美、刘学、王旭浈、李金牛等98位委员。







首届主任委员林颖娜承诺,委员会将立足首都、辐射全国,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睡眠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动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聘任高荣林、汪卫东、徐凌云、王健、刘宏、赵小龙6位权威专家担任委员会顾问。



汪卫东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提出“中医药心理治疗需立足临床创新,强化社区服务网络建设”,为首届委员会工作指明方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小龙现场以一曲《高山流水》,使在坐委员神凝心静,共成莫逆知音,共鸣于中医"心身同治"理念之中。

最后北京中医协会秘书长王会玲对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做出了寄托:希望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学术交流,专注于培养具备中医心理学知识的人才;同时,发挥其作为桥梁的作用,积极促进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为北京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成立大会后,委员会召开首次发展规划研讨会,由刘宏、王处渊主持。房萌、吕梦涵、姜岳、王明富、赵瑞珍等6位专家围绕“中医药在社区心理干预中的实践模式”“睡眠障碍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等议题展开讨论,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三级医院-社区”联动机制,优化资源下沉路径;2、开发中医心理干预标准化工具包,提升服务可及性;3、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广中医药健康知识,扩大科普覆盖面。


北京中医协会睡眠与心理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在心理健康领域迈入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委员会将凝聚行业智慧,深化产学研协同,为提升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