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_北京时间

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

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

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

在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工作人员,他自幼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终日以拐杖为伴。自2015年入职以来,他手扶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进出大厅,面带微笑送走每一位客人。虚心、热情、团结同志、业务精湛,被同行们称为老大哥,工友们都说“有大哥在,我们就有靠山”。他叫李建立,从事政务服务工作达9年之久。

延时加班暖民心

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按时上下班是铁定的纪律,李建立无论冬夏,他都是最早来的一个,最晚走的一个。今年,八月二十八日,那天是周一,时钟表针已指向17点,已是下班的时间,李建立像往常一样,关好电脑、门窗、空调准备回家,正在这时,门帘声忽然响起,走进来一位拿着头盔,身穿冲锋衣、脚踩高腰靴的年轻人,一看就是骑摩托来的,这人看了一下大厅,说了句“下班了吧,我明天早点来。”转头就要走。李建立忙说:“您办啥业务?”那人说:“我给我妈办一下丧葬补贴”。李建立一听是办理丧葬费,马上说“嗨!你别走呀!你来巧了,正好我就干这活儿,给你办了吧!省得明天再来。”说时迟、那时快,李建立回到后台工位,打开电脑,又来到前台收取了办理丧葬费必要的要件,十几分钟的工夫,手续办完了,李建立将收取的要件原件递给了年轻人,年轻人接过原件后连声说:“真的感谢您,要不我明天还得请假。”看的出来今天他就是请假赶点儿来的。

耐心等候重民情

记得那是2019年11月份,北京的冬天进入夜长昼短时段,下午五点钟太阳就压山了。密云区穆家峪镇位于半山区、浅山区地带,四点半左右,几乎就没有前来办业务的客人了。那天,已是五点十分了,便民中心灯依然亮着,走近一看,李建立还在电脑前静静地发呆。“喂!你怎么还没走?”“唉?别提了,有个打电话的,说是要办转移就业证,说是四点半到,等到现在还没来。”“这点儿不来,还不不来了,回去吧,明再说吧。”“不行,说等就得等,不然人家来了,显得咱多不守信誉呀!”一段对话冲淡了便民大厅的宁静。呼啦一声,门帘响了,那个人来了。原来,那个人是密云区穆家峪镇人,在延庆区开了个餐馆,为享受政府保险补贴政策,需回户籍所在地办理转移就业证。为了不影响生意,提前预约了这天下午前来办证。本来从延庆到密云两个小时车程,不料由于堵车走了四个多小时,本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这里还有人等着。不一会儿,手续办完了,那人接过转移就业证握着李建立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辛苦了!这样,明天我可以起早去上班,要不还得耽误半天班”。望着那人的背影,李建立满意地笑了。时隔四年,那人回家探亲时还来到便民中心看望李建立,邀请李建立到他店里做客。耐心的等候换来了百姓的满意。

线上服务解民忧

李女士是穆家峪镇庄头峪村人,为了生计,与丈夫长期奔波在外。按照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2020年9月就可以办理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领取手续,但由于李女士属外省转入人员,按照北京市政策,外省转入人员应累计缴纳15年保险才能办理领取手续。由于不在家居住,加之对政策不了解,且又忙于生计,想办不知如何是好。李建立得知这个情况后便与李女士电话取得了联系,告诉她就近银行就可以办理趸交手续。经过李建立多次电话指导,于2022年7月,李女士在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便民中心成功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办理手续。至此,李建立通过电话和网络信息完成了一个外省转入人员一次性趸交、异地就近办理领取待遇的手续。办理领取待遇手续那天,李女士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兄弟,我的养老金手续办完了,非常感谢您,要不是您,我还不知道该咋办手续,您既让我少跑了腿,又让我省了钱,要不我一直以为还得回去到家去办呢,现在科技真是发达。”

李建立在穆家峪镇便民中心负责公益性组织、农村劳动力管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项工作,可以说便民中心大半社保业务落在了他的身上。密云作为首都引用水源基地,密云人民的保水职能使这个地区被列为限制性保护地区,人多地少,允许开办的企业也很少,转移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向城区输送劳动力成为农村劳动力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对更多的求职百姓,大量的优惠政策,复杂的操作程序,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反倒成为他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

都说冰糖葫芦酸,他把冰糖葫芦连成串,都说社保工作烦,他把社保工作连成线。穆家峪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全市政务服务基层平台人力社保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内容,统一了服务事项,加强了信息公开,优化了办理流程,改善了服务环境,还制定了办理流程图,窗口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制等17项制度。身为二级残疾的李建立带头学习,认真执行这些制度,每天总是第一个开门迎接群众,最后一个关门送走群众的人,有时还延时加班、带病上班、别人有事替班。脚踝软组织损伤,医生给她开了两周的病假,他只休息了两天就回到工作岗位上班了。李建立作为一名残疾人,别人能做到的,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他也做到了。他只认一个理儿“我是享受残疾人政策才有上班机会的人,我要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也是我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初心。”

记者 编辑丨景盛;责任编辑丨天一;值班主编丨兰惠

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

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

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中心拄拐人  社保真情洒京郊

在密云区穆家峪镇便民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工作人员,他自幼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终日以拐杖为伴。自2015年入职以来,他手扶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进出大厅,面带微笑送走每一位客人。虚心、热情、团结同志、业务精湛,被同行们称为老大哥,工友们都说“有大哥在,我们就有靠山”。他叫李建立,从事政务服务工作达9年之久。

延时加班暖民心

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按时上下班是铁定的纪律,李建立无论冬夏,他都是最早来的一个,最晚走的一个。今年,八月二十八日,那天是周一,时钟表针已指向17点,已是下班的时间,李建立像往常一样,关好电脑、门窗、空调准备回家,正在这时,门帘声忽然响起,走进来一位拿着头盔,身穿冲锋衣、脚踩高腰靴的年轻人,一看就是骑摩托来的,这人看了一下大厅,说了句“下班了吧,我明天早点来。”转头就要走。李建立忙说:“您办啥业务?”那人说:“我给我妈办一下丧葬补贴”。李建立一听是办理丧葬费,马上说“嗨!你别走呀!你来巧了,正好我就干这活儿,给你办了吧!省得明天再来。”说时迟、那时快,李建立回到后台工位,打开电脑,又来到前台收取了办理丧葬费必要的要件,十几分钟的工夫,手续办完了,李建立将收取的要件原件递给了年轻人,年轻人接过原件后连声说:“真的感谢您,要不我明天还得请假。”看的出来今天他就是请假赶点儿来的。

耐心等候重民情

记得那是2019年11月份,北京的冬天进入夜长昼短时段,下午五点钟太阳就压山了。密云区穆家峪镇位于半山区、浅山区地带,四点半左右,几乎就没有前来办业务的客人了。那天,已是五点十分了,便民中心灯依然亮着,走近一看,李建立还在电脑前静静地发呆。“喂!你怎么还没走?”“唉?别提了,有个打电话的,说是要办转移就业证,说是四点半到,等到现在还没来。”“这点儿不来,还不不来了,回去吧,明再说吧。”“不行,说等就得等,不然人家来了,显得咱多不守信誉呀!”一段对话冲淡了便民大厅的宁静。呼啦一声,门帘响了,那个人来了。原来,那个人是密云区穆家峪镇人,在延庆区开了个餐馆,为享受政府保险补贴政策,需回户籍所在地办理转移就业证。为了不影响生意,提前预约了这天下午前来办证。本来从延庆到密云两个小时车程,不料由于堵车走了四个多小时,本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这里还有人等着。不一会儿,手续办完了,那人接过转移就业证握着李建立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辛苦了!这样,明天我可以起早去上班,要不还得耽误半天班”。望着那人的背影,李建立满意地笑了。时隔四年,那人回家探亲时还来到便民中心看望李建立,邀请李建立到他店里做客。耐心的等候换来了百姓的满意。

线上服务解民忧

李女士是穆家峪镇庄头峪村人,为了生计,与丈夫长期奔波在外。按照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2020年9月就可以办理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领取手续,但由于李女士属外省转入人员,按照北京市政策,外省转入人员应累计缴纳15年保险才能办理领取手续。由于不在家居住,加之对政策不了解,且又忙于生计,想办不知如何是好。李建立得知这个情况后便与李女士电话取得了联系,告诉她就近银行就可以办理趸交手续。经过李建立多次电话指导,于2022年7月,李女士在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便民中心成功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办理手续。至此,李建立通过电话和网络信息完成了一个外省转入人员一次性趸交、异地就近办理领取待遇的手续。办理领取待遇手续那天,李女士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兄弟,我的养老金手续办完了,非常感谢您,要不是您,我还不知道该咋办手续,您既让我少跑了腿,又让我省了钱,要不我一直以为还得回去到家去办呢,现在科技真是发达。”

李建立在穆家峪镇便民中心负责公益性组织、农村劳动力管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项工作,可以说便民中心大半社保业务落在了他的身上。密云作为首都引用水源基地,密云人民的保水职能使这个地区被列为限制性保护地区,人多地少,允许开办的企业也很少,转移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向城区输送劳动力成为农村劳动力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对更多的求职百姓,大量的优惠政策,复杂的操作程序,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反倒成为他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

都说冰糖葫芦酸,他把冰糖葫芦连成串,都说社保工作烦,他把社保工作连成线。穆家峪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全市政务服务基层平台人力社保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内容,统一了服务事项,加强了信息公开,优化了办理流程,改善了服务环境,还制定了办理流程图,窗口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制等17项制度。身为二级残疾的李建立带头学习,认真执行这些制度,每天总是第一个开门迎接群众,最后一个关门送走群众的人,有时还延时加班、带病上班、别人有事替班。脚踝软组织损伤,医生给她开了两周的病假,他只休息了两天就回到工作岗位上班了。李建立作为一名残疾人,别人能做到的,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他也做到了。他只认一个理儿“我是享受残疾人政策才有上班机会的人,我要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也是我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初心。”

记者 编辑丨景盛;责任编辑丨天一;值班主编丨兰惠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