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门联合印发——顺义区将建设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_北京时间

5部门联合印发——顺义区将建设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近日,北京市5部门联合制定《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指出北京市将实行专业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打造一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专业化、高端化、高品质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园,其中提到将在顺义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5部门联合印发——顺义区将建设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记者 孙烁)近日,北京市5部门联合制定《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指出北京市将实行专业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打造一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专业化、高端化、高品质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园,其中提到将在顺义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文件指出,顺义区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将依托区内空间载体和存量优质企业,围绕血管及神经介入、骨科植入、口腔生物材料等高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口腔数字诊疗装备、手术系统及手术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引入检验检测、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转化服务等产业配套服务,完善产业生态。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顺义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聚集区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优质企业密集“上新”、“特色平台”优化服务、“多链融合”放大引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医疗器械产业活力迸发,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目前,园区已聚集迈迪顶峰、积水医疗、易生科技等120余家优质医疗器械企业。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落户园区,是一家聚焦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瓣膜病,开发高品质设备及高端耗材,提供心血管疾病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目前迈迪顶峰11个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5个产品取得欧洲CE注册证,其中1个全球唯一,4个国内唯一。

此外,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还培育建设了中关村医学工程健康产业化基地、中国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医疗器械3C转化平台等一批特色服务平台。

作为临空经济区医疗器械产业中占据“C位”的特色服务平台,中国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是临空区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激发医疗器械产业集聚效应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中国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现已引入中检院绿通办公室、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等重点项目和企业280余个,其中医疗器械相关企业71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二类、三类)共计53个,累计培育出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责编 邓力)

5部门联合印发——顺义区将建设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近日,北京市5部门联合制定《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指出北京市将实行专业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打造一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专业化、高端化、高品质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园,其中提到将在顺义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5部门联合印发——顺义区将建设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记者 孙烁)近日,北京市5部门联合制定《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指出北京市将实行专业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打造一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专业化、高端化、高品质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园,其中提到将在顺义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

文件指出,顺义区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将依托区内空间载体和存量优质企业,围绕血管及神经介入、骨科植入、口腔生物材料等高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口腔数字诊疗装备、手术系统及手术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引入检验检测、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转化服务等产业配套服务,完善产业生态。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顺义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聚集区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优质企业密集“上新”、“特色平台”优化服务、“多链融合”放大引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医疗器械产业活力迸发,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目前,园区已聚集迈迪顶峰、积水医疗、易生科技等120余家优质医疗器械企业。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落户园区,是一家聚焦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瓣膜病,开发高品质设备及高端耗材,提供心血管疾病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目前迈迪顶峰11个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5个产品取得欧洲CE注册证,其中1个全球唯一,4个国内唯一。

此外,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还培育建设了中关村医学工程健康产业化基地、中国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医疗器械3C转化平台等一批特色服务平台。

作为临空经济区医疗器械产业中占据“C位”的特色服务平台,中国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是临空区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激发医疗器械产业集聚效应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中国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现已引入中检院绿通办公室、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等重点项目和企业280余个,其中医疗器械相关企业71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二类、三类)共计53个,累计培育出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责编 邓力)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