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开讲!共探“恐龙化石大发现”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恐龙为什么会长这么大?……11月22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少年宫承办的第五场“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举办。讲座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徐星为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以“恐龙科学大发现”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我为什么喜欢恐龙研究呢?因为我喜欢大自然,通过研究恐龙,我可以拥抱大自然。一到野外我就喜欢趴在地上,寻找化石。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享受科学发现的乐趣。每当我找到了新的化石或发现新的认知时,这种幸福感和快乐是难以表达的。那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古生物学家是一个怎样有意思的职业……”讲座现场,徐星院士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恐龙的特性、演化历程以及古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徐星院士把科研探究和我们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保持好奇心,不光要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八年级(5)班学生胡润桐表示,徐星院士介绍了他发现恐龙化石的过程,讲述了他在科学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从徐院士身上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精神,对于我们将来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课本中,一篇《飞向蓝天的恐龙》向同学们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发现。这篇内容生动、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正是由徐星撰写。他提出的“恐龙飞向蓝天”这一科学假说。

在演讲中,徐星展示了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发现的珍贵带毛恐龙化石,这些化石不仅形态上与某些现代鸟类惊人地相似,更重要的是,它们揭示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证据。通过徐星的讲解,同学们对恐龙化石及古生物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每次都是在科普文章、论文中能够看到徐院士的名字。”作为古生物研究的爱好者,来自北京景山远洋分校八年级(7)班一位学生心情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学校经常会组织科普讲座,这次能够聆听徐院士的讲座,鼓舞着我去发现,做科学研究。通过这次讲座,更加直观了院士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方式。

此次讲座面向北京市、天津市和西藏的学生同步直播互动,百所学校5万余名师生线上同步参与。讲座互动环节,来自来自西藏拉萨海城小学、海萨小学和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学生踊跃提问,徐星院士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求学精神,并严谨细致地一一解答了问题。
截止目前,北京市教委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携手,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场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北京青年报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全网直播,累计吸引了约1300万人次的观众。今年,还将直播互动的范围扩大至天津、河北、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多个省市,搭建了院士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文/摄:现代教育报付磊,编辑:白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