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_北京时间

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

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

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

24年有多长?是8760天、210240个小时的长度,是青涩到成熟的距离,是一片麦地到顶尖园区的成长。从当年的“北四村”到如今的“生命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经过了24年的变迁,完成了华丽蜕变。

从北清路右转进入生命科学大道,这是江茂华每天的必经之路。他是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副总经理。21年前,从部队复员后江茂华来到生命科学园工作。“最早的时候在二十年前除了这栋楼这里还大部分是田地,工作人员每天来上班都得有班车接送,到现在我们已经集聚了近千家的生物医药企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江茂华仍历历在目,“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北生所等研究机构,到国际研究型医院-高博医院的终端医疗,都在我们身边。”

2000年,北京市正式启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开始打造首都创业孵化和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两大体系,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北京生物医药基地和北京新材料基地四大基地。生命科学园作为北京生物医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成为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专业园区。而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其中,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诚健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诺诚健华成立之初,昌平区即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产学研用联动,为诺诚健华创新药物研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昌平落地九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切实感受到昌平区政府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管委会的殷切关怀和支持。”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药物化学高级总监庞育成告诉记者,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管家式服务和过硬的业务水平,也让诺诚健华更有创新信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命科学园发展,先后发布两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生命科学园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昌平区也陆续出台《北京市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昌平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行动方案》《《昌平区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等多项扶持民营企业、医药健康行业等方面的政策,在市场、政务、法治、创新、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不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今的生命科学园聚焦“生物+”和“数字+”发挥生命科学园在研发创新方面的优势,精准卡位前沿赛道,在CGT(细胞基因疗法)、合成生物制造、数字医疗等领域形成了产业集聚态势,我们也将不断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的突破和高精尖企业的孵化。”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科学园管委会)生命科学服务处副处长张馨介绍说。

从“北四村”到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再到2022年生命科学园三期首发项目启动,生命科学园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规划扩容。“整个三期的用地面积达4.7km2,建筑的规模超322万㎡。”张馨告诉记者,目前生命科学园三期集中布局了生命科学精准产业园等5大标志项目,目前有三个项目已经实现了封顶,从今年起也将陆续提供高品质医药前端产业空间约80万㎡。生命科学园也也已经进入了创新成果的爆发期,未来几年内将有大量的在研管线进入临床二期、三期。生命科学园也将继续跑出医药健康产业的加速度,向着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记者手记:

从生命科学园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科技园区20多年来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的裂变,这不仅是技术与产业的飞跃,更是梦想与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崛起,也预示着未来无限的可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创新的火花都可能点燃改变世界的火焰。让我们共同期待,生命科学园未来更加辉煌的篇章!

图文/杨杰明

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

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

40年初心不变 生命科学园:从低产田到高产地 生命科学引领产业蝶变

24年有多长?是8760天、210240个小时的长度,是青涩到成熟的距离,是一片麦地到顶尖园区的成长。从当年的“北四村”到如今的“生命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经过了24年的变迁,完成了华丽蜕变。

从北清路右转进入生命科学大道,这是江茂华每天的必经之路。他是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副总经理。21年前,从部队复员后江茂华来到生命科学园工作。“最早的时候在二十年前除了这栋楼这里还大部分是田地,工作人员每天来上班都得有班车接送,到现在我们已经集聚了近千家的生物医药企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江茂华仍历历在目,“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北生所等研究机构,到国际研究型医院-高博医院的终端医疗,都在我们身边。”

2000年,北京市正式启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开始打造首都创业孵化和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两大体系,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北京生物医药基地和北京新材料基地四大基地。生命科学园作为北京生物医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成为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专业园区。而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其中,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诚健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诺诚健华成立之初,昌平区即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产学研用联动,为诺诚健华创新药物研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昌平落地九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切实感受到昌平区政府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管委会的殷切关怀和支持。”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药物化学高级总监庞育成告诉记者,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管家式服务和过硬的业务水平,也让诺诚健华更有创新信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命科学园发展,先后发布两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生命科学园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昌平区也陆续出台《北京市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昌平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行动方案》《《昌平区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等多项扶持民营企业、医药健康行业等方面的政策,在市场、政务、法治、创新、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不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今的生命科学园聚焦“生物+”和“数字+”发挥生命科学园在研发创新方面的优势,精准卡位前沿赛道,在CGT(细胞基因疗法)、合成生物制造、数字医疗等领域形成了产业集聚态势,我们也将不断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的突破和高精尖企业的孵化。”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科学园管委会)生命科学服务处副处长张馨介绍说。

从“北四村”到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再到2022年生命科学园三期首发项目启动,生命科学园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规划扩容。“整个三期的用地面积达4.7km2,建筑的规模超322万㎡。”张馨告诉记者,目前生命科学园三期集中布局了生命科学精准产业园等5大标志项目,目前有三个项目已经实现了封顶,从今年起也将陆续提供高品质医药前端产业空间约80万㎡。生命科学园也也已经进入了创新成果的爆发期,未来几年内将有大量的在研管线进入临床二期、三期。生命科学园也将继续跑出医药健康产业的加速度,向着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记者手记:

从生命科学园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科技园区20多年来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的裂变,这不仅是技术与产业的飞跃,更是梦想与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崛起,也预示着未来无限的可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创新的火花都可能点燃改变世界的火焰。让我们共同期待,生命科学园未来更加辉煌的篇章!

图文/杨杰明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