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为民服务有温度,排解难题有速度,通运街道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为切实推动基层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建设“邻里守望一家亲”的通运和谐家园,通运街道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置顶”居民需求,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落脚点,不断整合区域内服务资源,用实际行动解决居民困难。
老有所“医”,健康相伴

日前,为更好地深化“医养结合”服务联盟,通运街道星河社区为80岁及以上老人采购家庭急救小药箱并逐户发放,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连续性的健康保障。

除发放家庭急救小药箱外,针对社区内的高龄老人、重度失能以及重度残疾等特殊居民群体,星河社区还组织上门问诊、抽血体检等项目,以确保这些老年居民能够及时得到专业、贴心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这一系列服务的推出,不仅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和温暖。
老有所“慧”,银龄无忧

“我年纪大了,手机确实不会操作啊,谢谢你们帮我解决。”星河社区居民袁阿姨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积极参与“我眼中的绿动副中心”——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微视频征集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示出副中心绿色发展的魅力。但在作品投稿时却犯了难,她虽然拍摄了满意的作品,在投稿的流程上却感到很迷茫,只好向社区居委会求助。
得知袁阿姨的困扰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和袁阿姨沟通好上门时间后,入户协助手机操作,耐心地帮助她完成作品的上传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确认。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袁阿姨的微视频终于成功投稿,袁阿姨对此感激不已,她表示,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让她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无独有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运河湾社区。家住南区的姚阿姨今年六十多岁,刚刚做完脊椎手术,只能卧床,其家中还有八十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运河湾社区工作人员知晓后及时进行了入户走访,耐心宣传辅助器具政策,并在线提交申请,成功为姚阿姨申请到轮椅。
一把轮椅,一份关爱,不仅送去了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更是为她送去了生活的信心。社区工作人员将继续用真情去缩小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融入感、获得感、幸福感。
民有所需,主动向前

“家里靠近空调的墙面一直都是湿的,请你们帮忙看看。”近日,星河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居民求助,居民家中靠近空调的墙体返潮,装修好的墙面严重脱落。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与物业取得联系,并与专业人员一同前往居民家中进行勘验。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空调冷凝水管老化,导致墙体内的水管出现破损,进而造成墙面受潮脱落。确认了问题所在,物业立即联系专业维修师傅对空调水管进行修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居民的问题就彻底得到解决,社区居委会高效的办事能力也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与表扬。
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让居民感受零距离服务的同时,也将工作做到了居民心坎上,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下一步,通运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聚焦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务实的作风,提供广覆盖、多元化、多层次、高品质的服务,办好居民“微实事”,提升居民“小幸福”。
来源:通运街道星河社区、运河湾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