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不出区”2025北京卒中急救地图全面升级覆盖全市

(记者贾湧强)2025年5月15日,2025年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会议上正式发布了更新后的2025年版北京市脑卒中急救地图,86家有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覆盖全市16个市辖区,实现了“溶栓不出区”。
脑卒中急救地图是连接卒中救治全链条的核心枢纽。脑卒中急救地图通过精准标注具备溶栓、取栓等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从发病识别到入院治疗的全流程导航指引。

基于2024年度全市各医疗机构脑卒中绿道建设情况,本次急救地图覆盖了全市16个市辖区86家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较2024年版脑卒中急救地图增加了8家医疗机构。每区至少有1家具备静脉溶栓能力和动脉取栓能力的医院,每家医院年溶栓量均超130例,同时,各区域溶栓医院之间还建立了紧密的协作网络,形成涵盖快速接诊、精准诊断、紧急溶栓、后续治疗的快速响应急救闭环,使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大幅缩短,极大提升了救治成功率。该地图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整合了各医院的地理位置、救治能力、实时床位等关键信息,实现“一键导航”直达最佳救治点,大幅缩短救治时间窗,为脑卒中患者抢夺宝贵的“救命时间”。目前,北京卒中急救已经实现“溶栓不出区”的目标。同时,标识了2024年度北京市优秀静脉溶栓医院及优秀动脉取栓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会上正式公布了北京市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名单,北京市率先实现了“每个区至少一家三级卒中中心”的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医疗资源,建成三级卒中中心46家、二级卒中中心24家,覆盖全部16个市辖区,区县覆盖率10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三级医院负责疑难重症救治,基层医疗机构强化早期筛查与康复管理,形成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数据显示,北京市医疗机构卒中中心数量70家,平均3.2家/百万人口,由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2024年起,北京市率先对所有脑卒中溶栓、取栓患者实施卒中后3个月随访,随访完成率达87.8%,强化了脑卒中患者全流程管理。北京市探索卒中溶栓风险保障,推出了全国首款卒中溶栓出血险。此外,特殊患者溶栓治疗、多模态影像评估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比例逐年提升,推动诊疗规范化与精准化。

北京优秀静脉溶栓医院
西城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朝阳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华信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
海淀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丰台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石景山区: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门头沟区: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房山区: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通州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顺义区: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昌平区: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大兴区: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怀柔区:北京怀柔医院
平谷区: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密云区:北京市密云区医院
延庆区:北京市延庆区医院
经开区/东城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优秀动脉取栓医院:
西城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朝阳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华信医院、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民航总医院、解放军的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
丰台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
房山区: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
通州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顺义区: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大兴区: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