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奇妙自然·生态密云”野外探索夏令营顺利举办
(记者 白雪微)北京市少年宫于7月15日-7月26日连续举办两期“奇妙自然·生态密云”野外探索夏令营。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徒步山水、野外生存、非遗手作、乡村研学等融趣味性、亲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探究北京郊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先进的现代农业,掌握非遗制作和野外生存技能,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沉浸自然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时培育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科学思维与生态观念。
蜗牛小镇,一个现代化农业的典范,融合了智能科技与生态种植。孩子们参观鱼菜共生大棚,了解了鱼菜如何共生和资源怎样循环利用,还参与了大豆播种、给葡萄掐尖、给黄瓜疏枯叶等劳作体验,并将产生的这些绿色垃圾,给小羊加了一顿美餐。同学们在这里感受到劳作的辛苦,更加感受到科技与自然和谐的魅力。




夜幕低垂,清水河畔的探险之旅悄然开启。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河边的石块和草丛。孩子们屏息凝视,寻找着夜间生物的踪迹。一段短短的路线就收获甚丰,孩子们发现了黑斑侧褶蛙、林蛙、狭口蛙、蟾蜍、蜉蝣、小鱼小虾、鳃金龟、步甲等小动物,见证了清水河畔丰富的生态多样性。这次夜探,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自然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针对食用菌的种植,夏令营开设了蘑菇讲座,学生们学习了蘑菇的种类和种植方法,参观了蘑菇种植基地。在恒温恒湿的出菇仓里亲手采摘了硕大的灵芝菇,体验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与神奇。

在小石虎的自然徒步中,学生们学习并收集了多样的自然物,如荆条、委陵菜、草木犀的花朵,穿山薯蓣、商陆、黄海棠的果实,以及形态各异的石头等作为自然笔记素材。通过绘制自然笔记,记录下这些自然物的颜色、形态和纹理,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然、敬畏自然,也提高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观鸟主题是本次夏令营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北庄是观鸟小镇,有鸟类210种,孩子们在专业观鸟导师的带领下踏着清晨的朝阳,漫步清水河畔,开启沉浸式观鸟模式。白头鹎、黄鹂、翠鸟、鸬鹚等20余种鸟类尽收眼底。观鸟活动后,同学们还利用松果、木板、花生酱等材料制作了小鸟喂食器,装入小鸟爱吃的食物,并挂到大树枝丫上,从而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之后在金式风筝第八代非遗传承人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同学们亲手制作了含有鸟类元素的风筝,体验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合。观鸟主题活动的最后,孩子们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绘制了惟妙惟肖的木雕鸟。
观鸟主题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表示回家以后还要关注身边的鸟儿,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学生走进古北口森林公园,听护林员爷爷讲述护林巡山的故事,搭建简易庇护所、如何取得洁净用水、取火以及制作简易担架紧急救护等,学习野外生存的技能。同学们还跟随巡护员一起体验护林巡山,探访林中的生物痕迹,这里有各种鸟类、野猪、狍子等动物光顾,大家深感大自然生物的息息相关。
营员们登上蟠龙山长城,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感。每一块城砖,每一段城墙,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在杨令公庙聆听了杨家将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最后营员们走进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卓绝和伟大胜利。
结营仪式上,营员们分享了见闻与收获。他们表示不但学到了动植物知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而且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为大自然做有意义的事。通过夏令营对北京的山山水水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后会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家长和同学。在活动群里家长们纷纷表示:“夏令营活动非常棒,让城里孩子长了见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本届夏令营带有“乡村振兴”底色,密云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研学场域资源,活动得到密云区园林局、北庄镇政府和各个基地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夏令营将密云的优质研学资源和自然教育经典活动向外推广,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让密云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使自然教育成为密云乡村振兴的一个引擎。本次活动从踩点到策划再到研学手册的编写,市少年宫教师携手北庄镇林业站以及各个基地携手完成。少年宫团队通过三次深入调研,与基地老师共同说课、磨课,不断优化活动内容与流程,最终形成了“奇妙自然·生态密云”东线研学线路方案。在此过程中发挥少年宫教师的优势与密云团队形成学习共同体,将资源优势互补得以充分发挥。
北京市少年宫(北京教学植物园)举办“奇妙自然”野外探索夏令营,致力于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充分开发和融合北京郊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研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们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助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