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荐书】第 61 期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京城”,不断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品味北京文化,京华丹心特别策划【丹丹荐书】栏目,为大家定期推荐精选好书,旨在引导大家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修身养志、增长才干。
每周好书推介
《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

清源青愿 著
于春华 绘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介绍北京城和北京中轴线的人文历史绘本,从元大都建都讲起,选取了16个最具代表性的时空交汇点,以精致的手绘图画,最大程度还原了历史上的北京城样貌,带领孩子穿梭时空探索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故事页后还设有“探索城市脊梁的精彩之旅”板块,以12页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深挖藏在画面中的趣味知识,比如“外国的城市也有轴线吗?”“明清紫禁城找不同”等话题,启发孩子了解更多中轴线背后的故事,领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的无限魅力。
《永定河史话》

尤书英 著
北京出版社
永定河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是“一城三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追溯了永定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生态,深入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历史贡献,更进一步展望了永定河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新视角。书中融合历史回顾与现实展望,寄托了作者对永定河的深厚情感,引领读者共赏母亲河之美,共担保护之责。
《串门京津冀》

徐定茂 杨庆徽 主编
北京出版社
一群目睹京津冀近些年飞速发展变化的文人、学者讲述自身经历,回忆城市变迁。书中有对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的挖掘,也有对儿时故乡的回忆;有对风景名胜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镌刻,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带领读者全景感受京津冀地区的风土人情,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展望地区协同发展的未来。本书对研究京津冀文化历史、民俗风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世同堂》

老舍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由老舍亲自审定,“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伟大的建筑:探索和解释世界建筑杰作》

英国DK公司编著
邢真 译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精选了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至今世界各大洲的建筑奇迹,埃及大金字塔、凡尔赛宫、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万神庙、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从外观到建筑内部,图文并茂,同时辅以3D图片的解析说明,带领读者走进一座座奇迹建筑中,全面了解每座建筑的惊人之处,并领略建筑设计师们卓越的才华。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欧阳友权主编
北京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2023年度网络文学发展状况的年度文献,详尽梳理了年度内网络文学的创作成果、作家动态、热门作品、阅读趋势、产业发展、法规版权及海外传播等多个方面内容,为研究者、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书中既有对过去一年网络文学成就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对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每周新刊推荐
《十月·长篇小说》

2024年第4期
总第398期
2024年第4期
目录
长篇小说
不舍昼夜 /王十月
平衡/滕肖澜
诗咏新时代
松香与水雾(第三届松阳文化采风作品小辑)/刘川 荣荣 汗漫 何冰凌 等
内容提要
《不舍昼夜》王十月
这是七〇后王端午江河奔涌般的生活史,也是珠三角千千万万“打工人”数十年往返城乡的心灵史。
王端午将幼年弟弟的意外离世归因于己,并因此在内心隐藏着名为“弟弟”的另一重人格,在人生的每个重要关口,他都要经历自我分裂的激烈论辩。偶像四姐在80年代初的经历和死亡,促使青年王端午逃离故乡。从烟村到县城再到广东,王端午经历了农民、工人、打工者、书店老板的身份转变,也见证了初代农民工们低谷与辉煌的人生起落,而阅读始终是他的人生指引。最终中年王端午抛弃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生活,开启朝向故土的流浪之旅,并完成人生最后一次角色更替:网红“流浪大师”……
叙事者悲悯而深情的目光,始终聚焦时代迅猛变化中饱受心灵痛楚的矛盾个体,在逆境和绝境中思考人之为人的定义。王端午的来路与去处,包含着作家对时代历史进程、对现实复杂性的准确理解,最终指向一代人的灵魂安顿。
《平衡》滕肖澜
滕肖澜的新作《平衡》像是一部沪上都市轻喜剧,却又在戏谑之中包含了作家向内的严肃思考。小说主人公葛向阳是某航空公司的平衡员,负责飞机的载重平衡。工作中,葛向阳是技术高手;生活中却左支右绌,爱情、亲情、友情,剪不断,理还乱。早年父亲意外身亡,本该属于葛向阳继承的巨额遗产被叔叔和姑姑瓜分去大半,碍于亲情和生活权益的纠葛和缠绞,家族每个人都活得小心翼翼又理直气壮,相处貌似体面和谐,又暗含刀光剑影。与妻子离婚后,他反手就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好兄弟,大家说说笑笑,面上毫无芥蒂,热闹得一派祥和,荒唐得自成逻辑。生活中咬牙忍耐、凑合,只能去梦里一次次和解。
《平衡》在叙述上打破了现实与梦寐的界限,梦里的情形与现实呼应,也是现实的悖反和出离。
《追寻——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导览手册》连载
第128-130期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编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2012年,《追寻》首版一经推出就成为多个大、中、小学红色人文地理知识读本,承载了许多北京市民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美好记忆。为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关要求,推动首都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日前,北京出版社对该书进行了修订再版。
本书聚焦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对全市206家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新增了43家教育基地,更新了163家基地的有关信息。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在“京华丹心”公众号上获取及时权威的教育基地信息,还可以结合书中规划的红色旅游路线图,获取线上订票、车位查询、浏览线路、智能导览等服务。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以及传播古代燕国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因其发现地也称为琉璃河遗址,是3000多年前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重要的诸侯国——燕国的早期都城所在地,也是目前北京地区考古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的源头。遗址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经过5代考古人倾心奉献,科学发掘,发现了西周古城、高等级墓葬、宫殿建筑区、手工业作坊遗存等,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源头。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地址: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
交通方式:835路公交车到西周燕都遗址站
中共房良联合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房山是革命老区,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石堡村党支部是房山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1938年6月正式成立。上石堡村党支部成为本地区革命斗争坚固的战斗堡垒。1943年5月,八路军军分区授予上石堡村“抗日模范村”光荣称号。
中共房良联合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地址:房山区大草岭路与京昆路交叉口南260米
交通方式:F25、F20、F77路公交车到上石堡站
云居寺石经博物馆

云居寺石经博物馆简称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现馆藏石经、纸经、木经、佛祖舍利、唐辽古塔等文物3万余件(套)。1961年,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石经镌刻传承千余年,建成了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图书馆”,创造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奇迹。
房山石经
房山石经,全称“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历经隋、唐、辽、金、元、明6个朝代,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共计3500余万字。房山石经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准确的石刻佛经,号称“石经长城”。
云居寺石经博物馆
地址: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
交通方式:F12路公交车到云居寺路东口站
来源:“北京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追寻——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导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