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_北京时间

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

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

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

(记者白雪微)4月15日,正值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召开。记者获悉,本市将全面推进“安心通学路”建设,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此破解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深层次难题,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4月15号下午放学时间,记者看到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着队沿着一条“彩虹步道”,有序走到家长接驳点,放学回家。这条位于校门口胡同里,长达262米的“彩虹步道”是同学们上下学的专用通道,已使用近三年。

“彩虹步道”南起灯市口大街,北至灯市口小学门口,并向西延伸与大鹁鸽胡同相接。“彩虹步道”启用后,在每天上下学时间段将禁止停放各类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各类车辆均不得碾压、借道通行。附近学校驾驶机动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可以在临近胡同口的“彩虹步道”前短暂停车,由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将孩子从车上接下,护送至彩虹步道步行入校。

灯市口小学党总支书记吴健介绍:“孩子们入了巷以后,由我们的家长志愿者和我们的老师护学,孩子们从一入口就由家长和老师护送着一直到校门口,所以这条步道,既让学生上学能够健康安全地通过,还能够给家长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因为家长送到胡同口,就不用往里走了。”

数据显示,通过综合治理,灯市口地区高峰时段拥堵时长平均缩短15分钟,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秩序显著改善,违法停车减少70%,师生及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性显著增强,校园周边事故率下降90%。记者从东城区教委获悉,目前,全区已累计优化学校交通组织方案百余个,施划“通学路”170余条,家长等候区、安全岛200余处。

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介绍:“在慢行系统升级中,织就安全通学网络结合《东城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方案》,对学生活动密集区域实施适儿化改造。打造‘胡同慢行环线’串联多所学校与社区公园,实现‘步行上学、一路通达’。”

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与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学生上下学时间地点的优化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增设出入口或实施错时上下学等管理措施;增设适儿化交通标志,对学校周边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设备采取适儿化改造;合理规划建设学校周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加强紧急报警装置、实体防护设施等安全设施建设;此外将配齐“警察队伍”“教师队伍”“安保队伍”“志愿者队伍”四支队伍,齐抓共管保障师生安全。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孙书同:“北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行友好,像安心通学路;第二个是环境友好,比如说,有一些学境的环境建设改造,它可能会通过城市家具,包括去除掉一些慢行路上的障碍,提升环境的一个友好程度。”

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

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

北京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

(记者白雪微)4月15日,正值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召开。记者获悉,本市将全面推进“安心通学路”建设,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此破解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深层次难题,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4月15号下午放学时间,记者看到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着队沿着一条“彩虹步道”,有序走到家长接驳点,放学回家。这条位于校门口胡同里,长达262米的“彩虹步道”是同学们上下学的专用通道,已使用近三年。

“彩虹步道”南起灯市口大街,北至灯市口小学门口,并向西延伸与大鹁鸽胡同相接。“彩虹步道”启用后,在每天上下学时间段将禁止停放各类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各类车辆均不得碾压、借道通行。附近学校驾驶机动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可以在临近胡同口的“彩虹步道”前短暂停车,由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将孩子从车上接下,护送至彩虹步道步行入校。

灯市口小学党总支书记吴健介绍:“孩子们入了巷以后,由我们的家长志愿者和我们的老师护学,孩子们从一入口就由家长和老师护送着一直到校门口,所以这条步道,既让学生上学能够健康安全地通过,还能够给家长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因为家长送到胡同口,就不用往里走了。”

数据显示,通过综合治理,灯市口地区高峰时段拥堵时长平均缩短15分钟,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秩序显著改善,违法停车减少70%,师生及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性显著增强,校园周边事故率下降90%。记者从东城区教委获悉,目前,全区已累计优化学校交通组织方案百余个,施划“通学路”170余条,家长等候区、安全岛200余处。

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介绍:“在慢行系统升级中,织就安全通学网络结合《东城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方案》,对学生活动密集区域实施适儿化改造。打造‘胡同慢行环线’串联多所学校与社区公园,实现‘步行上学、一路通达’。”

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启动“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与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学生上下学时间地点的优化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增设出入口或实施错时上下学等管理措施;增设适儿化交通标志,对学校周边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设备采取适儿化改造;合理规划建设学校周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加强紧急报警装置、实体防护设施等安全设施建设;此外将配齐“警察队伍”“教师队伍”“安保队伍”“志愿者队伍”四支队伍,齐抓共管保障师生安全。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孙书同:“北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行友好,像安心通学路;第二个是环境友好,比如说,有一些学境的环境建设改造,它可能会通过城市家具,包括去除掉一些慢行路上的障碍,提升环境的一个友好程度。”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