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下午,“高校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主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隆重举行。
(记者 胡知奂)2024年10月17日下午,“高校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主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支持协办。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局以及来自全国130余所中小学校领导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鉴于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的目标。

为此,如何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与均衡化,助力国家教育新基建。围绕这一主题,与会来宾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总经理白连永致开幕词。他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辉历程,特别提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迄今已有87年历史,随着党中央一路从延安走到北京。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不仅拥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独树一帜,同时在理工科领域也展现出强劲与突出的实力,这为培养兼具交叉学科素养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才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杨红老师以“人大数智化助力教育发展的实际应用”为题,从政策支持、平台定位、特色亮点和未来规划等领域全面梳理了“人大基础教育数据库”教师资源库平台相关发展及应用情况。

未来,教育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将进一步明确高校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共同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贡献力量,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责编 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