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决口开始封堵合龙!险情处置工作重点是什么?_北京时间

洞庭湖决口开始封堵合龙!险情处置工作重点是什么?

5日下午,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造成垸区被淹,5755人已全部安全转移。
目前,湖南省已成立前线指挥部,正按照救援力量到位、组织体系到位、物资准备到位要求,在水利部等部委专家现场指导下,已组织各种力量4000多人及250余台车辆、70余台冲锋舟、10余台挖掘机,有力有序开展现场决口封堵、间堤加固等工作。
7月6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抢险人员尝试封堵决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积2625平方公里,洞庭湖区涉及湖南省38个县(市、区)。洞庭湖水系复杂,北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四口”承接长江荆江段来水,南纳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来水,以及汨罗江、新墙河等湖周中小河流,全部来水从岳阳市城陵矶七里山以下3.5公里汇入长江。自1958年调弦口封堵之后,洞庭湖水系便形成了“九九归一”的格局。正是由于水系复杂,与其他大江大河保护区不同,洞庭湖区由一个个垸区相连构成,垸区与洞庭湖、垸区与河流、垸区与垸区之间,通过等级不同的堤防阻隔。湖南洞庭湖区千亩以上堤垸有226个,其中重点垸11个、蓄洪垸24个、一般垸191个,一线防洪堤防总长3471公里,保护着垸区1844万亩、耕地912万亩、人口1049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1954年堤垸修复、洞庭湖区“一期治理(1986年—1996年)”“二期治理(1997年—2007年)”“近期治理(2008年至今)”等多阶段治理,湖区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但治理标准、速度等依然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是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受6月16日至7月2日持续降雨影响,6月30日9时,洞庭湖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3.0米,依据《湖南省主要江河湖泊洪水编号规定(试行)》,“洞庭湖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针对洞庭湖水位快速上涨的态势,水利部提前调度三峡工程减少下泄流量,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减少“四口”入洞庭湖流量。湖南省关键时期精准调度湘资沅澧“四水”上游水库,优化调整减少内湖排涝体系,累计减少入湖水量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有效降低城陵矶水文站水位约0.7米,确保不超保证水位34.55米。7月4日下午,城陵矶达到最高水位34.30米后,水位开始缓慢下降。
水利部水文应急监测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为应急抢险方案制定提供支撑。图源:长江水利
据水文部门预测,洞庭湖周边超警水位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目前仍有约1200公里堤防处于超警状态。堤防在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后,退水期更加危险,险情不可怕,就怕没及时发现。当前,水利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南省水利厅及地方水利部门预置技术力量,在洞庭湖区指导做好应急抢险工作,湖区地方政府组织有约7.3万人在24小时巡堤查险。各地和各单位务必树立底线意识、极限思维,组织好人员强化巡查质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来源:中国水利、央视新闻
编辑:陈歌
责编:段忠俊

洞庭湖决口开始封堵合龙!险情处置工作重点是什么?

5日下午,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造成垸区被淹,5755人已全部安全转移。
目前,湖南省已成立前线指挥部,正按照救援力量到位、组织体系到位、物资准备到位要求,在水利部等部委专家现场指导下,已组织各种力量4000多人及250余台车辆、70余台冲锋舟、10余台挖掘机,有力有序开展现场决口封堵、间堤加固等工作。
7月6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抢险人员尝试封堵决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积2625平方公里,洞庭湖区涉及湖南省38个县(市、区)。洞庭湖水系复杂,北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四口”承接长江荆江段来水,南纳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来水,以及汨罗江、新墙河等湖周中小河流,全部来水从岳阳市城陵矶七里山以下3.5公里汇入长江。自1958年调弦口封堵之后,洞庭湖水系便形成了“九九归一”的格局。正是由于水系复杂,与其他大江大河保护区不同,洞庭湖区由一个个垸区相连构成,垸区与洞庭湖、垸区与河流、垸区与垸区之间,通过等级不同的堤防阻隔。湖南洞庭湖区千亩以上堤垸有226个,其中重点垸11个、蓄洪垸24个、一般垸191个,一线防洪堤防总长3471公里,保护着垸区1844万亩、耕地912万亩、人口1049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1954年堤垸修复、洞庭湖区“一期治理(1986年—1996年)”“二期治理(1997年—2007年)”“近期治理(2008年至今)”等多阶段治理,湖区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但治理标准、速度等依然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是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受6月16日至7月2日持续降雨影响,6月30日9时,洞庭湖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3.0米,依据《湖南省主要江河湖泊洪水编号规定(试行)》,“洞庭湖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针对洞庭湖水位快速上涨的态势,水利部提前调度三峡工程减少下泄流量,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减少“四口”入洞庭湖流量。湖南省关键时期精准调度湘资沅澧“四水”上游水库,优化调整减少内湖排涝体系,累计减少入湖水量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有效降低城陵矶水文站水位约0.7米,确保不超保证水位34.55米。7月4日下午,城陵矶达到最高水位34.30米后,水位开始缓慢下降。
水利部水文应急监测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为应急抢险方案制定提供支撑。图源:长江水利
据水文部门预测,洞庭湖周边超警水位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目前仍有约1200公里堤防处于超警状态。堤防在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后,退水期更加危险,险情不可怕,就怕没及时发现。当前,水利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南省水利厅及地方水利部门预置技术力量,在洞庭湖区指导做好应急抢险工作,湖区地方政府组织有约7.3万人在24小时巡堤查险。各地和各单位务必树立底线意识、极限思维,组织好人员强化巡查质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来源:中国水利、央视新闻
编辑:陈歌
责编:段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