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回潮--"光盘行动"四周年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临近端午节的5月27日晚,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光盘行动"在北京西单一个小胡同里展开--著名"光盘行动"公益活动发起人徐志军与十余位志愿者简朴聚餐,并展示吃光的盘子,以此纪念...
严防"舌尖上的浪费"回潮--"光盘行动"四周年追踪
临近端午节的5月27日晚,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光盘行动"在北京西单一个小胡同里展开--著名"光盘行动"公益活动发起人徐志军与十余位志愿者简朴聚餐,并展示吃光的盘子,以此纪念"光盘行动"开展四周年。
从2013年至今,以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为目的的"光盘行动"已开展4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和反腐风暴,公款吃喝和炫耀性消费明显减少,"按量点菜"的观念开始树立。
不过,"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在北京、广东、浙江、湖北、天津等多地采访发现,曾经风行的"半份菜"悄然消失,被明令禁止的餐饮最低消费依然实行。此外,婚丧嫁娶的宴席浪费依然严重,而一些政府机关、大学和私企食堂,成为"舌尖浪费"的重灾区。
公款消费造成的浪费明显减少,"半份菜"悄然不见踪影
近年来,约束公款消费有效地抵制了"舌尖上的浪费"。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的酒店遍布全国26个省份,公司董事长陈妙林说,"光盘行动"实施4年来,餐桌上的浪费明显好转。"公款吃喝花的是公家的钱,点很多吃不了浪费也不心疼。私人消费就比较节制了。"他说。
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接待600多万人次的消费者。公司董事长张彦森说,中央八项规定的效果在这几年比较明显。特别是2015年以后,机关和国企的公款消费基本很难见到。从2016年开始,"狗不理"的消费者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公务接待的订单量大大减少,主要客户从政府、企业回归到普通百姓,销售额开始明显回升,"目前,各个餐饮分店承接的主要以百姓家庭聚餐、婚宴为主,消费多是量力而行。"
记者采访注意到,"光盘行动"在中小学中得到积极响应,已融入中小学常态德育建设。北京史家小学规定,教师以身作则不剩饭菜,校长曾获得学生颁发的"零米粒"奖状。在学生中则定期评选"节粮小标兵"。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根与芽"学生社团与食堂合作,定期称量"餐余物"的重量,并进行公示。
与中小学校相比,一些大学在这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剩饭剩菜的情况比较多见。南方一著名大学食堂的张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了,不少学生生活习惯比较浪费,饭菜稍不可口就干脆倒掉了,一点也不心疼。
2013年"光盘行动"大力推广之初,全国不少饭店都推出了"半份菜"、提供免费打包盒等措施。如今,除了少量饭店,在多数餐馆,"半份菜"已悄然不见踪影。
记者在武汉市采访发现,该市15家餐饮企业曾响应"光盘行动",推出"半份菜"等就餐方式。不过,目前,一些餐馆已将当初签署的倡议抛之脑后。记者看到,不少顾客在用餐之后直接离席结账,服务员将大量剩菜倒入泔水桶。
武汉市艳阳天餐厅宝丰路店曾在2014年推介一系列"半份菜",但记者近日在这家店询问能否点"半份菜"时,餐厅服务员回复:"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现在早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