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365个故事》不简单_北京时间

有人干了一年,有人几个月,还有的人,干几个小时就走了。可是美丽从18岁到宫颐府,已经干了13年。无非是包面包:装袋、扎口、装箱,装袋、扎口、装箱,有时候四五万斤面,有时候两三万斤。

有人干了一年,有人几个月,还有的人,干几个小时就走了。可是美丽从18岁到宫颐府,已经干了13年。无非是包面包:装袋、扎口、装箱,装袋、扎口、装箱,有时候四五万斤面,有时候两三万斤。

有人干了一年,有人几个月,还有的人,干几个小时就走了。可是美丽从18岁到宫颐府,已经干了13年。无非是包面包:装袋、扎口、装箱,装袋、扎口、装箱,有时候四五万斤面,有时候两三万斤。

有人干了一年,有人几个月,还有的人,干几个小时就走了。可是美丽从18岁到宫颐府,已经干了13年。无非是包面包:装袋、扎口、装箱,装袋、扎口、装箱,有时候四五万斤面,有时候两三万斤。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观看

111播放

《中国梦—365个故事》不简单

视频简介 2017-05-15 14:20:38

《不简单》编导张亚珩手记

美丽干起活来的麻利让我羡慕不已,她们家旁边就是山,上山对她来说就和我们的不上山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小时候一天几个来回,上山采蘑菇、刨药材、摘果子、搬砖——那山是一个夭折的风景区,开发未果,讲起当时每天放学后搬砖上山赚几分钱的往事,她并没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我们很快到了山 的高处,看不清她的手法,美丽三下两下就从青萝蔓草中掐了一大把叫什么尖儿的野菜,说回去可以拌着吃;山上有一大捆被遗弃的柴,美丽能一把拉起来顺在背上,说小时候就这么背回家。

18岁刚来宫颐府的时候,就是春节前一个月的季节工,忙完那阵儿就可以回家了。已经打点好回家的行装,在宿舍等车的时候,车间负责生产的两个师傅带着领导,从七八十个人里面,找出美丽,让她过了春节还来。

就这样进了宫颐府,12年如一日。

我当然想知道那么多人为什么是她,于是看到她在车间给面包扎口、够着12层的箱子往里装面包,给机器换一袋面那么沉的包装膜,全都干练麻利,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和在家里的山上是一样的。好多人能吃苦,但会干活也是一种天赋。美丽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拣麦穗,别的同学都满满一筐了,我的篮子永远仍然看得见底,虽然带队的老师把她拣到的经常给了我。

有一种艳羡叫能干。所以看到美丽去各处宣讲,我几乎要对以前的劳模们起缅怀意,去致敬一种默默的劳动之美:这是一种在过去几十年里曾经被大肆强调以致于后来被严重低估的价值,但它本身从来没有问题,它和它的拥有者一直维系着这个世界的半壁江山。

曾经看到过同行的一篇文章,用“不聪明”来解释为什么有人能把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做好,我理解作者的褒义但仍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我觉得美丽很聪明。采访和拍摄的过程中,我从来没觉得有什么障碍,她总是很快就懂了;有一次需要挡一点光,她直接走到镜头旁边一站,摄影师非常惊讶,说在片场大家就是这么做的。

我的解释是纯朴。很多人纯朴,但美丽是纯粹的纯朴。我带她到台里吃饭,她执意只要半份菜,说足够了; 我要给她买水,她真心实意地说不渴;走在楼里,她抬头,问我这楼有多高,说从来没进过这么高的楼——但你并不觉得她这样是卑微。所以,我觉得美丽到哪都会干得好,她们才是这个社会最受欢迎的、真正的中坚。

责任编辑:唐樱侨 (FZ013)  
扫码进入客户端
更多精彩
尽在北京时间APP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