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恶人 却结下恶果_北京时间

张静雯约摸半个月前,湖南永州中院刑二庭庭长屈中亚的一条“不开房保证书”朋友圈截图,在舆论场造成了不大不小的“惊吓”。

张静雯

约摸半个月前,湖南永州中院刑二庭庭长屈中亚的一条“不开房保证书”朋友圈截图,在舆论场造成了不大不小的“惊吓”。

前两天,永州中院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屈法官是被迫写下的“保证书”,里面的内容,都是他疑心病重的妻子臆想出来的,妻子手持菜刀威胁,加之情感胁迫,法官不得已,妻子念一句,他照写一句。只是万万没想到,妻子竟然冲动到用丈夫的账号发了朋友圈,尽管很快删除,奈何被人截了图。调查还证实,法官的妻子患有偏执型精神障碍症。

屈法官心里委屈,可又有苦难言。

第一次看到“保证书”截图的时候,我就由衷鄙视了一番那个截图发上网的人。那个静静潜伏在屈法官朋友圈的“朋友”,是在行使所谓“监督权”吗?我表示深深怀疑。那五名女性可是实名实姓地出现在字条里的,涉及到这么多人的隐私和个人名誉,啥都没闹明白就这么散播出去,这其中满满都是窥私欲和八卦心,低级趣味暴露无遗。如果监督都这么搞,很难想象正义的面貌会被扭曲成什么样子。

伤害了女士们名誉权的是法官夫妇,但如果不是这个截图,那条存在了不到两分钟的朋友圈,是不是至少不会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和伤害?

对于吃瓜群众来讲,这起风波的结局,多少有些“意外”。目前看来,屈法官是清白的,暂时也没有因为卷入风波而牵扯出什么意外的“反腐成果”。虽说故事狗血至极,可屈法官算是股“清流”,这对世道人心多少是个安慰。所以,四川的严书记、重庆的童所长真的是被“坑”了么?“坑夫”的锅,怕是轮不到惹是生非的“严夫人”“帽子姐”来背。

屈夫人毕竟不同于“严夫人”“帽子姐”之流,她受精神疾病纠缠而不可理喻,但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恃权欺人的跋扈。“严夫人”和“帽子姐”的故事,像通俗小说的路数,屈法官夫妇的故事则似乎蕴含着更深刻的文学性,其中更多的是命运的纠缠,性格的悲剧。夫妇二人陷入相爱相杀的婚姻关系,因为疾病错失二胎机会后,妻子被失去丈夫的恐惧裹挟,丈夫除了哄和纵容毫无办法。普通人很容易把偏执障碍当作“性格不好”,妻子的精神状况也不容易得到及时果断的干预。这对夫妇自认相爱、感情深厚,可他们分明又呈现了婚姻最糟糕的样子,乃至拔刀相向,伤及无辜。

世间许多恩怨,无法纠结对错。有情皆孽,无人不冤。风波中没有恶人,却结下了恶果,这无法不让人嗟叹。

事情还在调查过程中的时候,就有被波及的女士公开表示要起诉法官,讨回公道。不知道得知法官家这本难念的经之后,是不是会多一点体谅。不过我仍旧认为,抚平伤害最恰当的方式,仍旧是法律,纵使情有可原,到底意难平。事理难辨的时候,由法律出场,支持权利、消除影响,是对受害者最公正的安慰,也是法治社会的题中之意。

同样让人在意的,还有屈中亚本人的前途命运。

从现有的信息评判屈法官的个人品行,他只是性格软弱,对妻子一味迁就,其实连道德瑕疵都很难谈得上。他的业务能力,也没有受到质疑。最后悲催的闹剧爆发,更多是他个人不可控的因素作祟。可对一个法官来说,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无可指摘?

受到屈夫人无端猜疑的女性中,包括屈法官在信访局、立案庭任职时因为工作关系而认识的当事人,在风波爆发之前,她们已经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莫名骚扰。法官无可奈何,但也没能有效止损,甚至还曾经驱车带着妻子去找其中一位女士,要求其当面解释以平息妻子的怒火。虽说迫于无奈,可这样的举动给当事人带来困扰,也实际损害到了法官的职业形象,严格来讲也是职业失范。提供专业帮助、代表公信力的法官,如此行事如此荒唐儿戏,这能不让人困惑么?

法治社会中,法官是世俗纠纷最权威的裁判者,法官的个人修为也被赋予了高标的期待,树立良好形象,是法官职业道德要求所在,也关系着法律的权威。屈中亚为家事所累,可不能不说,他酿造了一桩丑闻,大家愿意相信他是个好人,可他作为法官的公信力,确实遭受了巨大伤害。

在调查阶段,屈中亚被暂停了庭长职务,之后除了要对受害女性尽力补偿,可能还会面临组织的纪律处分。从私人感情讲,我不忍心看到屈法官遭受太沉重的打击。任何人放在他的处境之下,都未必能做出绝对理智的选择。屈中亚的遭遇,是关乎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警醒。不是所有的际遇都如此极端,但法官群体面临的各种精神压力,并不是屈中亚一个人的困境,这是更亟待关照的深层议题。让深陷个人困境的法官以一己之力捍卫体面、捍卫司法尊严,也未免过于悲壮。

生活已经如此不易,真心希望屈中亚夫妇能解开心结,余生安稳。

张静雯约摸半个月前,湖南永州中院刑二庭庭长屈中亚的一条“不开房保证书”朋友圈截图,在舆论场造成了不大不小的“惊吓”。

张静雯

约摸半个月前,湖南永州中院刑二庭庭长屈中亚的一条“不开房保证书”朋友圈截图,在舆论场造成了不大不小的“惊吓”。

前两天,永州中院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屈法官是被迫写下的“保证书”,里面的内容,都是他疑心病重的妻子臆想出来的,妻子手持菜刀威胁,加之情感胁迫,法官不得已,妻子念一句,他照写一句。只是万万没想到,妻子竟然冲动到用丈夫的账号发了朋友圈,尽管很快删除,奈何被人截了图。调查还证实,法官的妻子患有偏执型精神障碍症。

屈法官心里委屈,可又有苦难言。

第一次看到“保证书”截图的时候,我就由衷鄙视了一番那个截图发上网的人。那个静静潜伏在屈法官朋友圈的“朋友”,是在行使所谓“监督权”吗?我表示深深怀疑。那五名女性可是实名实姓地出现在字条里的,涉及到这么多人的隐私和个人名誉,啥都没闹明白就这么散播出去,这其中满满都是窥私欲和八卦心,低级趣味暴露无遗。如果监督都这么搞,很难想象正义的面貌会被扭曲成什么样子。

伤害了女士们名誉权的是法官夫妇,但如果不是这个截图,那条存在了不到两分钟的朋友圈,是不是至少不会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和伤害?

对于吃瓜群众来讲,这起风波的结局,多少有些“意外”。目前看来,屈法官是清白的,暂时也没有因为卷入风波而牵扯出什么意外的“反腐成果”。虽说故事狗血至极,可屈法官算是股“清流”,这对世道人心多少是个安慰。所以,四川的严书记、重庆的童所长真的是被“坑”了么?“坑夫”的锅,怕是轮不到惹是生非的“严夫人”“帽子姐”来背。

屈夫人毕竟不同于“严夫人”“帽子姐”之流,她受精神疾病纠缠而不可理喻,但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恃权欺人的跋扈。“严夫人”和“帽子姐”的故事,像通俗小说的路数,屈法官夫妇的故事则似乎蕴含着更深刻的文学性,其中更多的是命运的纠缠,性格的悲剧。夫妇二人陷入相爱相杀的婚姻关系,因为疾病错失二胎机会后,妻子被失去丈夫的恐惧裹挟,丈夫除了哄和纵容毫无办法。普通人很容易把偏执障碍当作“性格不好”,妻子的精神状况也不容易得到及时果断的干预。这对夫妇自认相爱、感情深厚,可他们分明又呈现了婚姻最糟糕的样子,乃至拔刀相向,伤及无辜。

世间许多恩怨,无法纠结对错。有情皆孽,无人不冤。风波中没有恶人,却结下了恶果,这无法不让人嗟叹。

事情还在调查过程中的时候,就有被波及的女士公开表示要起诉法官,讨回公道。不知道得知法官家这本难念的经之后,是不是会多一点体谅。不过我仍旧认为,抚平伤害最恰当的方式,仍旧是法律,纵使情有可原,到底意难平。事理难辨的时候,由法律出场,支持权利、消除影响,是对受害者最公正的安慰,也是法治社会的题中之意。

同样让人在意的,还有屈中亚本人的前途命运。

从现有的信息评判屈法官的个人品行,他只是性格软弱,对妻子一味迁就,其实连道德瑕疵都很难谈得上。他的业务能力,也没有受到质疑。最后悲催的闹剧爆发,更多是他个人不可控的因素作祟。可对一个法官来说,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无可指摘?

受到屈夫人无端猜疑的女性中,包括屈法官在信访局、立案庭任职时因为工作关系而认识的当事人,在风波爆发之前,她们已经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莫名骚扰。法官无可奈何,但也没能有效止损,甚至还曾经驱车带着妻子去找其中一位女士,要求其当面解释以平息妻子的怒火。虽说迫于无奈,可这样的举动给当事人带来困扰,也实际损害到了法官的职业形象,严格来讲也是职业失范。提供专业帮助、代表公信力的法官,如此行事如此荒唐儿戏,这能不让人困惑么?

法治社会中,法官是世俗纠纷最权威的裁判者,法官的个人修为也被赋予了高标的期待,树立良好形象,是法官职业道德要求所在,也关系着法律的权威。屈中亚为家事所累,可不能不说,他酿造了一桩丑闻,大家愿意相信他是个好人,可他作为法官的公信力,确实遭受了巨大伤害。

在调查阶段,屈中亚被暂停了庭长职务,之后除了要对受害女性尽力补偿,可能还会面临组织的纪律处分。从私人感情讲,我不忍心看到屈法官遭受太沉重的打击。任何人放在他的处境之下,都未必能做出绝对理智的选择。屈中亚的遭遇,是关乎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警醒。不是所有的际遇都如此极端,但法官群体面临的各种精神压力,并不是屈中亚一个人的困境,这是更亟待关照的深层议题。让深陷个人困境的法官以一己之力捍卫体面、捍卫司法尊严,也未免过于悲壮。

生活已经如此不易,真心希望屈中亚夫妇能解开心结,余生安稳。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