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牧野】蓝色草原歌在飞_北京时间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牧野】蓝色草原歌在飞

那音太是鄂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的一位普通牧民,生于斯、长于斯,牧羊放牛、马背驰骋,天似穹庐、一望无边,茫茫草原给了他无限的音乐灵感。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牧野】蓝色草原歌在飞

鄂尔多斯是一方滋育文化的沃土。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鄂尔多斯各族人民,水乳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从"鄂尔多斯乃日"到"鄂尔多斯婚礼",从"古如歌"到"漫瀚调",从"书敖包"到"剪鬃节"……可谓灿若星辰,源远流长,光照古今。

千百年来,白云悠悠、牧野茫茫,在时间指针的前行中,鄂尔多斯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无限扩张,代代继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文化之光因之更加炽烈动人。如今,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鄂尔多斯普通农牧民更是将心底的热爱化为传扬文化的自觉行动,并在时代的发展中加以承革创新,让厚重深沉、灵动跳跃成为民族民间文化最鲜明的注脚。

一种文化表现,一位文化牧人,一则文化故事。让我们用心走进鄂尔多斯广阔的文化牧野,去探究那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去寻访那坚定而执着的文化牧人,去触摸那一段段动人的文化故事。

" '乃日'开始了!"随着那音太一声落下,四胡、三弦、笛子、扬琴、马头琴等齐齐奏响,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浑厚豪迈,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欢快悠扬,宴饮不停歌舞不断,蒙古包里,大草原上,歌在云间飞。

这种草原上的"趴体",正是那音太口中的"乃日"。亲朋小聚、娶嫁婚宴或是节庆祭祀,觥筹交错、酒酣之时,鄂尔多斯"乃日"便闪亮登场,丝弦助兴。又或是举办那达慕,男女老少都上阵,摔跤骑射,双方对垒,"乃日"的抑扬顿挫将那达慕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那音太钟情"乃日"多年,三十多年丝弦不辍。一丝一弦,讲述了他放歌牧野、传承传统文化的"痴情"故事。

那音太是鄂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的一位普通牧民,生于斯、长于斯,牧羊放牛、马背驰骋,天似穹庐、一望无边,茫茫草原给了他无限的音乐灵感。草原上的蒙古人多才多艺,从小他便深受感染,常常沐着草原上的风,挥动鞭儿纵情歌唱。22岁那年,他组建了一支乐队,四人成队,皆是嘎查爱好吹拉弹唱者。当时没有乐器,那音太就自己动手做。木头棍子、油漆桶,开槽上弦,就是四胡和三弦,拉起来一样顺手好听。逢嘎查有喜事,庆生娶聘,主人家总要把那音太的乐队邀请去。坐着吃喝无趣,何况又是好日子,乐队助兴才更红火热闹。于是歌舞起兴,众人推杯换盏,间隔乐队和鸣,欢声笑语,现场气氛热烈活跃。那音太自己也愿意去,凑个热闹、沾个喜气,何况吹拉弹唱是他兴趣所至,所以从不收钱,只是最后拗不过主人家好意,只好收下一块茶或是小礼物,这才作罢。

后来,那音太自己出钱,置办了电子琴、三弦、扬琴、笛子、马头琴等乐器,乐队才有了像样的"行头",演出效果更为震撼。1996年8月,由区内外10名艺术家组成的"七彩鄂尔多斯"采风团走进鄂托克,在那音太家盘桓半天,为这支牧民乐队高水平的演出和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所打动,激动之情久久难以平复。自治区音协命名那音太的乐队为"草原蓝色乐队",随后为他颁发证书,并吸收他为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他也成为鄂尔多斯自解放以来的第二个农牧民音协会员。"草原蓝色乐队"由此而来,蓝色高原、天堂草原,咏唱不完的歌、弹拨不尽的情。

钟爱"乃日",情在草原,那音太想让这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乃日"绵延,想让这种文化形式一直传承,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代子孙。他每年自费邀请音乐专家为牧民培训,达日玛、孟根珠拉、德力格尔、阿尤尔等器乐演奏家和舞蹈家为他的诚意所感动,只象征性地收一点学费。培训地点就在他家,以前的蒙古包太小,人一多便挤不下,他专门新建了23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多的时候七、八十人,少的时候二、三十人,什么时候都宽宽展展。马头琴、笛子、三弦、四胡、扬琴、手风琴和舞蹈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受到了周边农牧民的热捧,上门来学习的越来越多。那音太说,为了传承"乃日",他花这点钱不算什么。

那音太会奏唱300多首鄂尔多斯民歌,而他自己并不识乐谱。可以想象,他这么多年来对"乃日"的投入和热爱。毕竟是"老江湖",积累了好多经验,许多农牧民搞活动就请他来策划,他自然乐得帮忙。他办培训、搞演出,嘎查里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年轻人也来向他"取经",他对谁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教过的人有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如今,嘎查有四、五个乐队,全旗有这样200多个大大小小的乐队,"乃日之乡"当之无愧。

那音太说,他要把培训一直办下去,他要为更多的人演奏,他要唱到80岁……他的计划不少,要做的事很多。自古"坚持"二字最可贵,他纵情放歌草原、唱诵蓝色眷恋,依然用行动坚守着这一方宝贵的精神领地。(池小花马利军刘博仑)

【文化名片】

鄂尔多斯乃日是融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歌曲、器乐曲、民间舞蹈(盅碗舞、顶碗舞、筷子舞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活动。伴奏乐器有四胡、笛子、三弦、扬琴、蒙古筝、马头琴等,以齐奏为主,在伴奏声中多人同唱鄂尔多斯民歌,并伴有舞蹈动作,具有蒙古族浑厚、舒展、豪迈、粗犷的特点。

鄂尔多斯乃日起源于蒙古贵族古典宫廷文化。15世纪中叶,蒙古高原上的很多部落入居鄂尔多斯,带来了以成吉思汗祭典等为内容的宫廷文化。当时举行八白宫祭奠和每逢佳节喜庆时,都演奏马头琴、四胡、笛子、蒙古筝、马头响板等乐器,即兴吟唱。随着巴图蒙克达延汗统一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间文艺蓬勃发展,产生了家庭式民歌坐唱形式。在婚宴、岁时寿庆、宴请宾朋、那达慕等场合,要专门邀请民间音乐高手来伴奏乐曲,主席者随着伴奏唱歌助兴。人们将这种民间文艺活动称作"乃日"。鄂尔多斯乃日被列入自治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托克旗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乃日之乡"。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牧野】蓝色草原歌在飞

那音太是鄂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的一位普通牧民,生于斯、长于斯,牧羊放牛、马背驰骋,天似穹庐、一望无边,茫茫草原给了他无限的音乐灵感。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牧野】蓝色草原歌在飞

鄂尔多斯是一方滋育文化的沃土。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鄂尔多斯各族人民,水乳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从"鄂尔多斯乃日"到"鄂尔多斯婚礼",从"古如歌"到"漫瀚调",从"书敖包"到"剪鬃节"……可谓灿若星辰,源远流长,光照古今。

千百年来,白云悠悠、牧野茫茫,在时间指针的前行中,鄂尔多斯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无限扩张,代代继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文化之光因之更加炽烈动人。如今,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鄂尔多斯普通农牧民更是将心底的热爱化为传扬文化的自觉行动,并在时代的发展中加以承革创新,让厚重深沉、灵动跳跃成为民族民间文化最鲜明的注脚。

一种文化表现,一位文化牧人,一则文化故事。让我们用心走进鄂尔多斯广阔的文化牧野,去探究那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去寻访那坚定而执着的文化牧人,去触摸那一段段动人的文化故事。

" '乃日'开始了!"随着那音太一声落下,四胡、三弦、笛子、扬琴、马头琴等齐齐奏响,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浑厚豪迈,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欢快悠扬,宴饮不停歌舞不断,蒙古包里,大草原上,歌在云间飞。

这种草原上的"趴体",正是那音太口中的"乃日"。亲朋小聚、娶嫁婚宴或是节庆祭祀,觥筹交错、酒酣之时,鄂尔多斯"乃日"便闪亮登场,丝弦助兴。又或是举办那达慕,男女老少都上阵,摔跤骑射,双方对垒,"乃日"的抑扬顿挫将那达慕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那音太钟情"乃日"多年,三十多年丝弦不辍。一丝一弦,讲述了他放歌牧野、传承传统文化的"痴情"故事。

那音太是鄂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的一位普通牧民,生于斯、长于斯,牧羊放牛、马背驰骋,天似穹庐、一望无边,茫茫草原给了他无限的音乐灵感。草原上的蒙古人多才多艺,从小他便深受感染,常常沐着草原上的风,挥动鞭儿纵情歌唱。22岁那年,他组建了一支乐队,四人成队,皆是嘎查爱好吹拉弹唱者。当时没有乐器,那音太就自己动手做。木头棍子、油漆桶,开槽上弦,就是四胡和三弦,拉起来一样顺手好听。逢嘎查有喜事,庆生娶聘,主人家总要把那音太的乐队邀请去。坐着吃喝无趣,何况又是好日子,乐队助兴才更红火热闹。于是歌舞起兴,众人推杯换盏,间隔乐队和鸣,欢声笑语,现场气氛热烈活跃。那音太自己也愿意去,凑个热闹、沾个喜气,何况吹拉弹唱是他兴趣所至,所以从不收钱,只是最后拗不过主人家好意,只好收下一块茶或是小礼物,这才作罢。

后来,那音太自己出钱,置办了电子琴、三弦、扬琴、笛子、马头琴等乐器,乐队才有了像样的"行头",演出效果更为震撼。1996年8月,由区内外10名艺术家组成的"七彩鄂尔多斯"采风团走进鄂托克,在那音太家盘桓半天,为这支牧民乐队高水平的演出和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所打动,激动之情久久难以平复。自治区音协命名那音太的乐队为"草原蓝色乐队",随后为他颁发证书,并吸收他为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他也成为鄂尔多斯自解放以来的第二个农牧民音协会员。"草原蓝色乐队"由此而来,蓝色高原、天堂草原,咏唱不完的歌、弹拨不尽的情。

钟爱"乃日",情在草原,那音太想让这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乃日"绵延,想让这种文化形式一直传承,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代子孙。他每年自费邀请音乐专家为牧民培训,达日玛、孟根珠拉、德力格尔、阿尤尔等器乐演奏家和舞蹈家为他的诚意所感动,只象征性地收一点学费。培训地点就在他家,以前的蒙古包太小,人一多便挤不下,他专门新建了23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多的时候七、八十人,少的时候二、三十人,什么时候都宽宽展展。马头琴、笛子、三弦、四胡、扬琴、手风琴和舞蹈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受到了周边农牧民的热捧,上门来学习的越来越多。那音太说,为了传承"乃日",他花这点钱不算什么。

那音太会奏唱300多首鄂尔多斯民歌,而他自己并不识乐谱。可以想象,他这么多年来对"乃日"的投入和热爱。毕竟是"老江湖",积累了好多经验,许多农牧民搞活动就请他来策划,他自然乐得帮忙。他办培训、搞演出,嘎查里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年轻人也来向他"取经",他对谁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教过的人有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如今,嘎查有四、五个乐队,全旗有这样200多个大大小小的乐队,"乃日之乡"当之无愧。

那音太说,他要把培训一直办下去,他要为更多的人演奏,他要唱到80岁……他的计划不少,要做的事很多。自古"坚持"二字最可贵,他纵情放歌草原、唱诵蓝色眷恋,依然用行动坚守着这一方宝贵的精神领地。(池小花马利军刘博仑)

【文化名片】

鄂尔多斯乃日是融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歌曲、器乐曲、民间舞蹈(盅碗舞、顶碗舞、筷子舞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活动。伴奏乐器有四胡、笛子、三弦、扬琴、蒙古筝、马头琴等,以齐奏为主,在伴奏声中多人同唱鄂尔多斯民歌,并伴有舞蹈动作,具有蒙古族浑厚、舒展、豪迈、粗犷的特点。

鄂尔多斯乃日起源于蒙古贵族古典宫廷文化。15世纪中叶,蒙古高原上的很多部落入居鄂尔多斯,带来了以成吉思汗祭典等为内容的宫廷文化。当时举行八白宫祭奠和每逢佳节喜庆时,都演奏马头琴、四胡、笛子、蒙古筝、马头响板等乐器,即兴吟唱。随着巴图蒙克达延汗统一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间文艺蓬勃发展,产生了家庭式民歌坐唱形式。在婚宴、岁时寿庆、宴请宾朋、那达慕等场合,要专门邀请民间音乐高手来伴奏乐曲,主席者随着伴奏唱歌助兴。人们将这种民间文艺活动称作"乃日"。鄂尔多斯乃日被列入自治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托克旗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乃日之乡"。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