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在边境修路前,为表达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_北京时间

外媒:中国在边境修路前,为表达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

尽管对不丹的义务已经影响了新德里决策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外交部6月30日的声明中,这一事实与长期以来中印边境锡金地区的不安全状况的看法有关。

外媒:中国在边境修路前,为表达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

编译:王德华

中印军人在锡金段的边界对峙已有一个月,至今仍在持续。据悉,数百名印度士兵在对峙区域组成"人链",24小时不间断阻止中方修路,并严密监视中国军方的行动。印军已在边境附近陈兵18万,中方则向边境运送重型武器,紧张气氛日益升高。

印军上月越境闯入中国洞朗地区阻止中方修路,双方军队对峙至今已有一个月,成为1962年中印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境纠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再次敦促印度尽快采取措施将非法越界的人员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中国政府18日向驻华外交官通报了中印边界对峙有关情况,表示中方一直保持克制,但不会永远保持耐心。

"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边界问题上,印度完全没有能力同中国抗衡,只会大呼小叫。与其和中国树敌,倒不如与中国为友。"这是来自印度前高官的最新忠告。

《外交家》(The Diplomat)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的英语政治评论网站。该网18日刊发文章称,"印度军队第一次在第三国的土地上与中国接触","中国在修路前,作为一个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然而印度却与6月18日"先发制人",阻止中国在没有争议的本国领士内修路。其原因一是中国在此修路,印度视为"洞朗的现状的重大改变",这将对印度产生"严重的安全影响"。

它还认为,"对中国来说,这一僵局是一个机会,让变得越来越自信和自信的印度,成为亚洲永久的二等大国。对印度来说,1962年战败的记忆仍在继续刺痛着它,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显示决心仍然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它还认为,"对北京来说,现在的'胜利'不再是有一条公路在密密里山脊终止,更多的是看到印度人先眨眼"。它悲观地认为,"和平从悬崖边走回来的范围,似乎在每一天都在缩小"。

自6月中旬以来,据报道,在中国和不丹宣称的一块领土上,有数十名印度和中国军队陷入对峙。尽管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正在崛起的亚洲巨人之间的争端,可能似乎是一个双边事务,但这是一个三方的争议,因为它涉及到喜玛拉雅山脉的不丹小国。印度长期以来与不丹有一种特殊关系,并享有特权,而不丹没有与中国建交。就在7月中旬,中国的立场仍然是,只有在印度单方面撤回其在国际边界的军事力量后,外交才有可能实现,而僵局似乎并没有接近解决方案。

印度军队第一次在第三国的土地上与中国接触

问题的核心是维持现状--特别是在6月16日之前和之后的现状。在那一天,根据印度外交部和不丹外交部的特别声明,一群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的工程师们开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而这条公路可能2015年或者更早已经存在。根据不丹政府的说法,中国军队试图在洞朗建设一条通往不丹位于佐皮里的军队营地的高速公路。

中国外交部没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试图进行某种"建设"的说法提出异议--如果没有完成的话。6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到了"建设活动正在进行的地区",并指出该地区在中国的管辖范围内。尽管中国与不丹长期存在领土争议,但北京方面实际上认为,洞朗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可能没有理由去混淆一些建筑正在发生的事实。

道路建设的具体性质目前还不清楚。印度在6月30日发表的声明仅仅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施工方……企图建设一条道路。"新德里的一名中国外交官表示,实际上,印度在6月18日进行的跨越边境的行动,是一种先发制人的行动。基于可信的担忧,解放军将从现有的道路终点向南延伸。这距离印度和不丹之间有争议的领土之间大约有68米的距离,印度军队越过了边界,试图阻止任何高速公路的建设。根据对该地区6月16日以来的卫星图像进行的检查,印度军队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道路上的现有终点处,没有任何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中。

从外交部发表的中国官方声明以及在政府主导的环球时报和更权威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众多社论来看,中国对印度军队6月18日的决定的总体反应是"愤怒的"。中国认为印度的举动是出乎意料的,异常的敌意,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甚至包括印度前外交部长希亚姆萨兰在内的印度评论员也承认,这一举动在很多方面都是第一次;最关键的是,这是"印度军队第一次从第三国的土地上与中国进行接触"。"这就是为什么中方拒绝像2013年和2014年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拉达克地区那样,对这一事件进行同等程度的对待。"对中国来说,这是印度没有任何理由制造制造双边对峙的一个例子。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一事件的严重性,中国人民解放军周末在西藏南部举行了实弹演习。

为什么印度军队在6月18日"先发制人"

所有这些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军队在6月18日决定在国际边界上先发制人。印度的许多评论人士将印度决定跨越边界,作为对不丹的集体安全条款承诺的一种行为。不丹是一个长期依赖印度提供防保证的小国。两国1949年签订的友好,给印度总指导对廷布的国防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力,该条约于2007年修订给不丹更大的自主权,尽管它保留条款指出,"[n]政府应当允许使用其领土的活动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有害。"

印度和不丹两国1949年签订友好条约,这使印度能够对廷布的国防和外交政策施加巨大影响力。该条约于2007年修订,以赋予不丹更大的自治权,但它保留了一项条款,"任何一方都不允许使用其领土,危害另一方的安全和利益"。

尽管对不丹的义务已经影响了新德里对其决策制定的框架,尤其是在外交部6月30日的声明中,但现实与印度在锡金的中印边境地区长期存在的不安全状况有关。尽管新德里和北京都正式承认边界问题已经解决,但误解和挑衅并不是这个边境地区的异类。最近,在2007年,据报道,一群解放军士兵在锡金边界两边都抗议印度的立场。2008年,据报道,解放军部队越过边界进入印度,造成了一场小事件,很快就解决了。

尽管对不丹的义务已经影响了新德里决策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外交部6月30日的声明中,这一事实与长期以来中印边境锡金地区的不安全状况的看法有关。尽管新德里和北京都正式承认边界问题已经解决,但误解和挑衅并不是这个边境地区的异类。最近的一次事件发生在在2007年,据报道,一群解放军士兵在锡金边界抗议印度的立场。2008年,据报道,解放军部队越过边界进入印度,造成了一场小事件,但很快就解决了。

中国在修路前,作为一个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

考虑到印度与不丹的关系,印度军队定期与不丹军队进行巡逻和训练。在洞朗地区,这一点也不例外。在这里,印度和不丹在中国长期据守的道路以南,拥有多个前哨站。(这些前哨基地可能位于以下坐标:27.283708,88.920580;27.287314,88.925917;27.290499,88.922744;尚不清楚这些位置是否在不丹外交部的声明中提到。)

印度政府作出跨过国际边界的决定,主要是根据其对不丹的义务。"在与不丹外交人员的协调下,印度工作人员在不丹多卡拉将军的陪同下,与中国建设方接触,敦促他们停止改变现状。"这些努力仍在继续,"印度外交部在6月30日的声明中指出。然而,同样的声明,进一步指出,计划中的"建设将代表着在洞朗的现状的重大改变",这将对印度产生"严重的安全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军队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阻止解放军,建造一条通向南的道路,而这条道路通往密密里山脊。密密里山脊的海拨高度10000英尺,控制着洞朗高原。控制了洞朗高源,就控制了印度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之间仅有23公里宽的地方西里古里走廓。对于印度的战略家们来说,洞朗高源被认为是一个核心的弱点;由于失去了西里古里走廓将切断印度东北部和其他国家的地位,这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印度军队在采取行动之前,首先观察了至少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一份报告援引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在6月1日通知印度人,他们将于6月开始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公路,并在两周内发出警告。中国政府在采取行动之前,作为一个善意通知了新德里。这也就解释中国为什以对印度的行为反应极端负面。

印度外交部在声明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始于6月16日,而中方表示,印度人越过边界,在6月18日阻断了公路建设。即使没有事先通知,这段时间也足以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意图是向南向密密里山脊延伸一条高速公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印度采取行动,另一种假设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计划建设活动可能会集中于季节性的维护,因为每年冬天都会有积雪覆盖。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寻求对道路进行实质性的改进,以扩大其对车辆的适应性,那仍将符合印度和不丹的观点,即改变现状。中国已表示,鉴于中国将这一地区视为自己的领土,它认为该地区的现状改变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怎样,从2005年开始的卫星图像显示,在有争议的洞朗地区,中国的建筑没有任何变化或增加,而印度一侧的道路出现了实质性的改善。

中国的"胜利"不再是把路修好,而是看到印度人"先眨眼"

尽管如此,上述情况仍说明了当前僵局所涉及的战略利害关系,正如印度和中国所认为的那样。在这场争端中,不丹是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小国,它的处境很尴尬。公开表态站在印度一边,无疑会招致北京方面的报复。

对不丹来说,理想的最终状态是在6月16日之前恢复现状,正如其外交部所言,但理想的情况是,要低调地这么做。鉴于印度在6月30日发表的声明中称,印度政府决定干涉中国与不丹王国政府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只有印度同意,中国和不丹两国之间的争端才能得到解决。这使得印度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德里试图就其对不丹的义务进行干预的决定时,廷布在其唯一公开发表的关于洞朗僵局的公开声明中没有提及印度。对中国来说,印度和不丹的这种微妙的差距--至少是公开的--足以维持它的最后通牒,同时逐渐表明僵局可能发生升级。对北京来说,现在的"胜利"不再是有一条公路在密密里山脊终止,更多的是看到印度人先眨眼。

对印度和中国来说,这一僵局释放了长期被压抑的沮丧情绪,突显出它们在亚洲和世界的不同路径和抱负。对中国来说,这一僵局是一个机会,让变得越来越自信和自信的印度,成为亚洲永久的二等大国。对印度来说,1962年战败的记忆仍在继续刺痛着它,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显示决心仍然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就目前而言,印度不打算遵守中国的最后通牒,并将其军队撤出国际边界。

这就是为什么和平从悬崖边走回来的范围似乎在每一天都在缩小,为什么这一对峙很重要。

外媒:中国在边境修路前,为表达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

尽管对不丹的义务已经影响了新德里决策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外交部6月30日的声明中,这一事实与长期以来中印边境锡金地区的不安全状况的看法有关。

外媒:中国在边境修路前,为表达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

编译:王德华

中印军人在锡金段的边界对峙已有一个月,至今仍在持续。据悉,数百名印度士兵在对峙区域组成"人链",24小时不间断阻止中方修路,并严密监视中国军方的行动。印军已在边境附近陈兵18万,中方则向边境运送重型武器,紧张气氛日益升高。

印军上月越境闯入中国洞朗地区阻止中方修路,双方军队对峙至今已有一个月,成为1962年中印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境纠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再次敦促印度尽快采取措施将非法越界的人员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中国政府18日向驻华外交官通报了中印边界对峙有关情况,表示中方一直保持克制,但不会永远保持耐心。

"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边界问题上,印度完全没有能力同中国抗衡,只会大呼小叫。与其和中国树敌,倒不如与中国为友。"这是来自印度前高官的最新忠告。

《外交家》(The Diplomat)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的英语政治评论网站。该网18日刊发文章称,"印度军队第一次在第三国的土地上与中国接触","中国在修路前,作为一个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然而印度却与6月18日"先发制人",阻止中国在没有争议的本国领士内修路。其原因一是中国在此修路,印度视为"洞朗的现状的重大改变",这将对印度产生"严重的安全影响"。

它还认为,"对中国来说,这一僵局是一个机会,让变得越来越自信和自信的印度,成为亚洲永久的二等大国。对印度来说,1962年战败的记忆仍在继续刺痛着它,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显示决心仍然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它还认为,"对北京来说,现在的'胜利'不再是有一条公路在密密里山脊终止,更多的是看到印度人先眨眼"。它悲观地认为,"和平从悬崖边走回来的范围,似乎在每一天都在缩小"。

自6月中旬以来,据报道,在中国和不丹宣称的一块领土上,有数十名印度和中国军队陷入对峙。尽管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正在崛起的亚洲巨人之间的争端,可能似乎是一个双边事务,但这是一个三方的争议,因为它涉及到喜玛拉雅山脉的不丹小国。印度长期以来与不丹有一种特殊关系,并享有特权,而不丹没有与中国建交。就在7月中旬,中国的立场仍然是,只有在印度单方面撤回其在国际边界的军事力量后,外交才有可能实现,而僵局似乎并没有接近解决方案。

印度军队第一次在第三国的土地上与中国接触

问题的核心是维持现状--特别是在6月16日之前和之后的现状。在那一天,根据印度外交部和不丹外交部的特别声明,一群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的工程师们开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而这条公路可能2015年或者更早已经存在。根据不丹政府的说法,中国军队试图在洞朗建设一条通往不丹位于佐皮里的军队营地的高速公路。

中国外交部没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试图进行某种"建设"的说法提出异议--如果没有完成的话。6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到了"建设活动正在进行的地区",并指出该地区在中国的管辖范围内。尽管中国与不丹长期存在领土争议,但北京方面实际上认为,洞朗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可能没有理由去混淆一些建筑正在发生的事实。

道路建设的具体性质目前还不清楚。印度在6月30日发表的声明仅仅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施工方……企图建设一条道路。"新德里的一名中国外交官表示,实际上,印度在6月18日进行的跨越边境的行动,是一种先发制人的行动。基于可信的担忧,解放军将从现有的道路终点向南延伸。这距离印度和不丹之间有争议的领土之间大约有68米的距离,印度军队越过了边界,试图阻止任何高速公路的建设。根据对该地区6月16日以来的卫星图像进行的检查,印度军队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道路上的现有终点处,没有任何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中。

从外交部发表的中国官方声明以及在政府主导的环球时报和更权威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众多社论来看,中国对印度军队6月18日的决定的总体反应是"愤怒的"。中国认为印度的举动是出乎意料的,异常的敌意,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甚至包括印度前外交部长希亚姆萨兰在内的印度评论员也承认,这一举动在很多方面都是第一次;最关键的是,这是"印度军队第一次从第三国的土地上与中国进行接触"。"这就是为什么中方拒绝像2013年和2014年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拉达克地区那样,对这一事件进行同等程度的对待。"对中国来说,这是印度没有任何理由制造制造双边对峙的一个例子。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一事件的严重性,中国人民解放军周末在西藏南部举行了实弹演习。

为什么印度军队在6月18日"先发制人"

所有这些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军队在6月18日决定在国际边界上先发制人。印度的许多评论人士将印度决定跨越边界,作为对不丹的集体安全条款承诺的一种行为。不丹是一个长期依赖印度提供防保证的小国。两国1949年签订的友好,给印度总指导对廷布的国防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力,该条约于2007年修订给不丹更大的自主权,尽管它保留条款指出,"[n]政府应当允许使用其领土的活动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有害。"

印度和不丹两国1949年签订友好条约,这使印度能够对廷布的国防和外交政策施加巨大影响力。该条约于2007年修订,以赋予不丹更大的自治权,但它保留了一项条款,"任何一方都不允许使用其领土,危害另一方的安全和利益"。

尽管对不丹的义务已经影响了新德里对其决策制定的框架,尤其是在外交部6月30日的声明中,但现实与印度在锡金的中印边境地区长期存在的不安全状况有关。尽管新德里和北京都正式承认边界问题已经解决,但误解和挑衅并不是这个边境地区的异类。最近,在2007年,据报道,一群解放军士兵在锡金边界两边都抗议印度的立场。2008年,据报道,解放军部队越过边界进入印度,造成了一场小事件,很快就解决了。

尽管对不丹的义务已经影响了新德里决策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外交部6月30日的声明中,这一事实与长期以来中印边境锡金地区的不安全状况的看法有关。尽管新德里和北京都正式承认边界问题已经解决,但误解和挑衅并不是这个边境地区的异类。最近的一次事件发生在在2007年,据报道,一群解放军士兵在锡金边界抗议印度的立场。2008年,据报道,解放军部队越过边界进入印度,造成了一场小事件,但很快就解决了。

中国在修路前,作为一个善意提前通知了新德里

考虑到印度与不丹的关系,印度军队定期与不丹军队进行巡逻和训练。在洞朗地区,这一点也不例外。在这里,印度和不丹在中国长期据守的道路以南,拥有多个前哨站。(这些前哨基地可能位于以下坐标:27.283708,88.920580;27.287314,88.925917;27.290499,88.922744;尚不清楚这些位置是否在不丹外交部的声明中提到。)

印度政府作出跨过国际边界的决定,主要是根据其对不丹的义务。"在与不丹外交人员的协调下,印度工作人员在不丹多卡拉将军的陪同下,与中国建设方接触,敦促他们停止改变现状。"这些努力仍在继续,"印度外交部在6月30日的声明中指出。然而,同样的声明,进一步指出,计划中的"建设将代表着在洞朗的现状的重大改变",这将对印度产生"严重的安全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军队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阻止解放军,建造一条通向南的道路,而这条道路通往密密里山脊。密密里山脊的海拨高度10000英尺,控制着洞朗高原。控制了洞朗高源,就控制了印度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之间仅有23公里宽的地方西里古里走廓。对于印度的战略家们来说,洞朗高源被认为是一个核心的弱点;由于失去了西里古里走廓将切断印度东北部和其他国家的地位,这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印度军队在采取行动之前,首先观察了至少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一份报告援引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在6月1日通知印度人,他们将于6月开始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公路,并在两周内发出警告。中国政府在采取行动之前,作为一个善意通知了新德里。这也就解释中国为什以对印度的行为反应极端负面。

印度外交部在声明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始于6月16日,而中方表示,印度人越过边界,在6月18日阻断了公路建设。即使没有事先通知,这段时间也足以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意图是向南向密密里山脊延伸一条高速公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印度采取行动,另一种假设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计划建设活动可能会集中于季节性的维护,因为每年冬天都会有积雪覆盖。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寻求对道路进行实质性的改进,以扩大其对车辆的适应性,那仍将符合印度和不丹的观点,即改变现状。中国已表示,鉴于中国将这一地区视为自己的领土,它认为该地区的现状改变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怎样,从2005年开始的卫星图像显示,在有争议的洞朗地区,中国的建筑没有任何变化或增加,而印度一侧的道路出现了实质性的改善。

中国的"胜利"不再是把路修好,而是看到印度人"先眨眼"

尽管如此,上述情况仍说明了当前僵局所涉及的战略利害关系,正如印度和中国所认为的那样。在这场争端中,不丹是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小国,它的处境很尴尬。公开表态站在印度一边,无疑会招致北京方面的报复。

对不丹来说,理想的最终状态是在6月16日之前恢复现状,正如其外交部所言,但理想的情况是,要低调地这么做。鉴于印度在6月30日发表的声明中称,印度政府决定干涉中国与不丹王国政府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只有印度同意,中国和不丹两国之间的争端才能得到解决。这使得印度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德里试图就其对不丹的义务进行干预的决定时,廷布在其唯一公开发表的关于洞朗僵局的公开声明中没有提及印度。对中国来说,印度和不丹的这种微妙的差距--至少是公开的--足以维持它的最后通牒,同时逐渐表明僵局可能发生升级。对北京来说,现在的"胜利"不再是有一条公路在密密里山脊终止,更多的是看到印度人先眨眼。

对印度和中国来说,这一僵局释放了长期被压抑的沮丧情绪,突显出它们在亚洲和世界的不同路径和抱负。对中国来说,这一僵局是一个机会,让变得越来越自信和自信的印度,成为亚洲永久的二等大国。对印度来说,1962年战败的记忆仍在继续刺痛着它,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显示决心仍然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就目前而言,印度不打算遵守中国的最后通牒,并将其军队撤出国际边界。

这就是为什么和平从悬崖边走回来的范围似乎在每一天都在缩小,为什么这一对峙很重要。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