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召开《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暨中国职工状况指数发布会_北京时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召开《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暨中国职工状况指数发布会。分报告人汪鑫博士、纪雯雯博士、吴麟副教授、张艳华副教授也分别阐述主要学术观点。

1月19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召开《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暨中国职工状况指数发布会。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彭恒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大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区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文武,工人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劳动午报总编辑郭强,工人日报驻全总联络站站长郑莉以及我校相关教师和新闻媒体记者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会。

刘向兵校长在讲话中指出,研究中国职工状况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准确了解、认识中国职工的现状,把握中国职工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运用权威的统计数据以及第一手调研数据,将中国职工状况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构建系统性的指标体系来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反映了中国职工状况,形成了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课题组持之以恒地把这项研究做下去,争取拿出更好的成果,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一目标的实现、为职工状况的研究,为学校的学术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杨群总编辑对《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做出高度评价,他认为本书是一本智库类报告。准确了解、认识中国职工队伍的现状,把握职工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有助于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发布会上,中国职工状况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燕晓飞教授以"中国职工队伍面临的变革与挑战"为题做了成果发布报告。报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职工队伍突破了全民所有制的束缚,强化了职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属性,非公有制单位职工比例增大。二是在本世纪初中国职工队伍突破了城乡户籍制度的束缚,强化了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属性,农民工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中国职工队伍正在面临着第三次结构性变化。由于现有的劳动关系框架无法涵盖平台经济就业者,职工概念的属性需要重新界定。报告还指出,2016年中国职工状况指数为100.33,延续了近几年中国职工状况的变动趋势。

"中国职工状况研究"分报告人汪鑫博士、纪雯雯博士、吴麟副教授、张艳华副教授也分别阐述主要学术观点。他们认为,劳动争议稳中有降,新业态下劳动关系尚待确认是目前职工劳动争议中的新特征。共享经济发展对职工就业工资、工时以及就业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职工议题媒介能见度的"非均衡的呈现",职工群体的媒介话语权的"弱主体性表达"是目前职工话语权领域的主要特征。职工就业压力下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机器换人"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扮演了劳动力的角色,造成一定程度的结构性、技术性失业。职工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不平衡是目前职工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特征。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地区间参保差距较大是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安全生产持续好转,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是目前职工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特征。职业病新发病例呈现上升趋势是目前职工职业卫生领域的主要特征。

成果发布及专家点评单元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区域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文武主持。在点评环节,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报告结论客观,政策含义重大,研究定位准确,有深度、有厚度、有新度。报告选择职工群体为研究对象,用学术成果替工会组织和职工队伍发声具有重大意义。报告以四十万字为内容,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职工状况的前沿问题。报告关注新的就业形态和劳动群体,对劳动法律法规变动进行更新。专家们还积极为进一步深化中国职工状况研究建言献策:一是为更加全面反映职工状况,补充劳动强度指标和劳动力素质指标,完善职工组织化状况发展数据。二是加强对信息领域中就业劳动群体的研究。三是扩大对机器换人的研究。

《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于2018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召开《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暨中国职工状况指数发布会。分报告人汪鑫博士、纪雯雯博士、吴麟副教授、张艳华副教授也分别阐述主要学术观点。

1月19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召开《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暨中国职工状况指数发布会。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彭恒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大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区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文武,工人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劳动午报总编辑郭强,工人日报驻全总联络站站长郑莉以及我校相关教师和新闻媒体记者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会。

刘向兵校长在讲话中指出,研究中国职工状况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准确了解、认识中国职工的现状,把握中国职工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运用权威的统计数据以及第一手调研数据,将中国职工状况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构建系统性的指标体系来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反映了中国职工状况,形成了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课题组持之以恒地把这项研究做下去,争取拿出更好的成果,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一目标的实现、为职工状况的研究,为学校的学术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杨群总编辑对《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做出高度评价,他认为本书是一本智库类报告。准确了解、认识中国职工队伍的现状,把握职工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有助于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发布会上,中国职工状况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燕晓飞教授以"中国职工队伍面临的变革与挑战"为题做了成果发布报告。报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职工队伍突破了全民所有制的束缚,强化了职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属性,非公有制单位职工比例增大。二是在本世纪初中国职工队伍突破了城乡户籍制度的束缚,强化了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属性,农民工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中国职工队伍正在面临着第三次结构性变化。由于现有的劳动关系框架无法涵盖平台经济就业者,职工概念的属性需要重新界定。报告还指出,2016年中国职工状况指数为100.33,延续了近几年中国职工状况的变动趋势。

"中国职工状况研究"分报告人汪鑫博士、纪雯雯博士、吴麟副教授、张艳华副教授也分别阐述主要学术观点。他们认为,劳动争议稳中有降,新业态下劳动关系尚待确认是目前职工劳动争议中的新特征。共享经济发展对职工就业工资、工时以及就业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职工议题媒介能见度的"非均衡的呈现",职工群体的媒介话语权的"弱主体性表达"是目前职工话语权领域的主要特征。职工就业压力下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机器换人"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扮演了劳动力的角色,造成一定程度的结构性、技术性失业。职工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不平衡是目前职工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特征。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地区间参保差距较大是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安全生产持续好转,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是目前职工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特征。职业病新发病例呈现上升趋势是目前职工职业卫生领域的主要特征。

成果发布及专家点评单元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区域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文武主持。在点评环节,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报告结论客观,政策含义重大,研究定位准确,有深度、有厚度、有新度。报告选择职工群体为研究对象,用学术成果替工会组织和职工队伍发声具有重大意义。报告以四十万字为内容,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职工状况的前沿问题。报告关注新的就业形态和劳动群体,对劳动法律法规变动进行更新。专家们还积极为进一步深化中国职工状况研究建言献策:一是为更加全面反映职工状况,补充劳动强度指标和劳动力素质指标,完善职工组织化状况发展数据。二是加强对信息领域中就业劳动群体的研究。三是扩大对机器换人的研究。

《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于2018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