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把镜头对准中国式亲子关系_北京时间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制片人卢钊凯(左图)说做这样一部片子,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思考家庭情感教育问题。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根本就不相信我!"14岁男孩泽清靠在简陋的教室墙边微弱地笑:"这里物质可能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比外面要好。"他们是因为辍学而被送进武汉一家特殊教育机构的"问题"孩子,在那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痛苦,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这些画面,来自央视《天网》栏目制作的纪录片《镜子》。10年策划、两年拍摄而成的此片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式亲子关系,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还曾得到"人大附中停课半天邀家长齐观"的礼遇。近日,随着"六一"的到来,更是在家长中得到广泛传播,让他们感慨"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在家里"。

聚焦中国式亲子问题

《镜子》的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武汉一所教育机构接受"改造":家住武汉的家明,15岁,是个网瘾少年,父母对他期望很高,他却整日在家昏睡和玩游戏,一心渴望自由,想做一个背包客四处流浪;17岁的高三学生张钊,因谈恋爱已经辍学4个月,还不让父母在家里住,见到教育机构的人,张钊的反应也很激烈,直接往门上撞;14岁的泽清,不上学、不出门,在网络军棋的世界中"称王争霸"。家人曾多次让他报名武汉的学校,他死活不来,但一听说有央视栏目组跟拍竟主动来了,在被问到为什么这样选择时,他停顿许久,只回答了三个字:"存在感。"

很多人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千禧一代的孩子们怎么了?中国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镜子》中,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缺失,情感断裂,沟通无效:泽清认为更需要被教育的是父母,"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家明的父亲认定了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直言儿子追求自由的理想不切实际。家明面对镜头却激烈控诉:"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就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身上,根本就不相信我";张钊坦言父母在一起就是吵架,家里3个人在一起就只是在看电视。在父子通信中,父亲规劝:"你现在搞对象有点早,是不是应该回归到同龄人应该做的事情上来。不反对你搞对象,希望你通过训练营,反思自己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应该及早地去做。"他回信仅仅一行字:"我觉得我们可能真的沟通不了。"

在导演范永东看来,出现在《镜子》中的3个家庭代表了三种 "中国式亲子问题":家明的爸爸是绝对的控制,"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控制欲的父亲,绝对控制下孩子的反叛更加强烈";张钊家庭的问题在于沟通,"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时候和父母沟通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到青春期,他就会形成大炮都打不进去的高墙,没法交流";"泽清家庭最追求的特点是什么?夫妻关系自以为是,孩子被忽视,所以到我们镜头找存在感。"

" 根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用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将中国目前亲子关系中的若干问题曝光于社会大众面前。片中的"校长"直言不讳:"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

纪录片的后段,家长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家明的父亲陪孩子看电影、旅行,同意孩子养狗,允许家明独自出行,还将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写在纸上贴到了墙上来时刻告诫自己;张钊的父亲试着与孩子沟通,放宽了自己的原则但没有完全迎合张钊的要求;泽清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换一个环境而买了新房子。

然而,家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几个月后,家明继续沉迷网络游戏,狗养烦了,全交给父母。父亲资助的网店,两个月后关张。失望的父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妈妈想要离婚;泽清辍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回家后继续玩军棋,他的父母继续向央视的心理咨询栏目求助;张钊参加了2016年高考,被长春某高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录取,但他选择放弃,已经参加复读的他准备参加2017年高考,目前已与女友分手。

" 几个人经过学校训练之后,大概两个人比较好,这是否属于成功的试验?"该片在校园进行放映时,一名高一男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此,《天网》制片人卢钊凯回答:"这部纪录片的剪辑过程用了特别多的时间,我们一直在权衡哪些需要讲、哪些不必讲,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这些孩子怎么办?这些家庭怎么办?但后来我们想通了,做这样一部片子,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思考家庭情感教育问题,也许我们根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祖 薇)

制片人卢钊凯(左图)说做这样一部片子,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思考家庭情感教育问题。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采集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制片人卢钊凯(左图)说做这样一部片子,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思考家庭情感教育问题。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根本就不相信我!"14岁男孩泽清靠在简陋的教室墙边微弱地笑:"这里物质可能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比外面要好。"他们是因为辍学而被送进武汉一家特殊教育机构的"问题"孩子,在那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痛苦,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这些画面,来自央视《天网》栏目制作的纪录片《镜子》。10年策划、两年拍摄而成的此片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式亲子关系,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还曾得到"人大附中停课半天邀家长齐观"的礼遇。近日,随着"六一"的到来,更是在家长中得到广泛传播,让他们感慨"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在家里"。

聚焦中国式亲子问题

《镜子》的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武汉一所教育机构接受"改造":家住武汉的家明,15岁,是个网瘾少年,父母对他期望很高,他却整日在家昏睡和玩游戏,一心渴望自由,想做一个背包客四处流浪;17岁的高三学生张钊,因谈恋爱已经辍学4个月,还不让父母在家里住,见到教育机构的人,张钊的反应也很激烈,直接往门上撞;14岁的泽清,不上学、不出门,在网络军棋的世界中"称王争霸"。家人曾多次让他报名武汉的学校,他死活不来,但一听说有央视栏目组跟拍竟主动来了,在被问到为什么这样选择时,他停顿许久,只回答了三个字:"存在感。"

很多人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千禧一代的孩子们怎么了?中国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镜子》中,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缺失,情感断裂,沟通无效:泽清认为更需要被教育的是父母,"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家明的父亲认定了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直言儿子追求自由的理想不切实际。家明面对镜头却激烈控诉:"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就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身上,根本就不相信我";张钊坦言父母在一起就是吵架,家里3个人在一起就只是在看电视。在父子通信中,父亲规劝:"你现在搞对象有点早,是不是应该回归到同龄人应该做的事情上来。不反对你搞对象,希望你通过训练营,反思自己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应该及早地去做。"他回信仅仅一行字:"我觉得我们可能真的沟通不了。"

在导演范永东看来,出现在《镜子》中的3个家庭代表了三种 "中国式亲子问题":家明的爸爸是绝对的控制,"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控制欲的父亲,绝对控制下孩子的反叛更加强烈";张钊家庭的问题在于沟通,"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时候和父母沟通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到青春期,他就会形成大炮都打不进去的高墙,没法交流";"泽清家庭最追求的特点是什么?夫妻关系自以为是,孩子被忽视,所以到我们镜头找存在感。"

" 根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用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将中国目前亲子关系中的若干问题曝光于社会大众面前。片中的"校长"直言不讳:"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

纪录片的后段,家长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家明的父亲陪孩子看电影、旅行,同意孩子养狗,允许家明独自出行,还将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写在纸上贴到了墙上来时刻告诫自己;张钊的父亲试着与孩子沟通,放宽了自己的原则但没有完全迎合张钊的要求;泽清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换一个环境而买了新房子。

然而,家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几个月后,家明继续沉迷网络游戏,狗养烦了,全交给父母。父亲资助的网店,两个月后关张。失望的父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妈妈想要离婚;泽清辍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回家后继续玩军棋,他的父母继续向央视的心理咨询栏目求助;张钊参加了2016年高考,被长春某高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录取,但他选择放弃,已经参加复读的他准备参加2017年高考,目前已与女友分手。

" 几个人经过学校训练之后,大概两个人比较好,这是否属于成功的试验?"该片在校园进行放映时,一名高一男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此,《天网》制片人卢钊凯回答:"这部纪录片的剪辑过程用了特别多的时间,我们一直在权衡哪些需要讲、哪些不必讲,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这些孩子怎么办?这些家庭怎么办?但后来我们想通了,做这样一部片子,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思考家庭情感教育问题,也许我们根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祖 薇)

制片人卢钊凯(左图)说做这样一部片子,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思考家庭情感教育问题。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采集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