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人:下雨天不点外卖是幼稚的同情_北京时间

夏天到了,又进入一年一度的雨季,暴雨、大风、台风这些天气将伴随人们。一方面,大风大雨,消费者不愿意出门,点外卖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风雨之中外卖小哥的确很辛苦,危险性也增加了。

夏天到了,又进入一年一度的雨季,暴雨、大风、台风这些天气将伴随人们。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问题,被抛向了消费者:下雨天你们还叫外卖吗?

一方面,大风大雨,消费者不愿意出门,点外卖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风雨之中外卖小哥的确很辛苦,危险性也增加了。如果同情送餐人员,除了自己的不方便之外,外卖小哥的收入也会降低。事情似乎陷入了多重矛盾之中。

一般情况下,送餐的数量和质量是与送餐员的薪资甚至在职与否直接挂钩的。所以外卖小哥是希望有更多的订单去送。在网上能搜到不少曾经做过快递或外卖的人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几乎都是如此,不赞同消费者为了同情而减少外卖订单。

安全,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要相信一个有理智、有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会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在冒着风雨继续送外卖与个人安全之间,做一个很好的折中。如果雨大、下冰雹、起狂风,他们会躲一会雨,拒绝掉一些单子。如果以他们的经验看,安全性尚可,问题不大,他们就会继续接单。

其实,这个折中,在快递、外卖行业中一直存在,即便天气晴朗,也仍然存在,不过换了一个形式。为什么送外卖的是不安全的电动车、摩托车,而不是更安全的轿车呢?这是因为轿车的价格更贵、成本更高。你愿意为了快递小哥的安全,让他们用轿车送快递,然后快递费涨到每次30元吗?显然没多少人愿意,那么,这反过来是否意味着消费者的方便是建立在外卖小哥的生命危险的基础上,吃的是"血色外卖"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外卖小哥自己在收益与安全之间做了权衡。

这个权衡,不仅仅在快递、外卖行业存在,在其他行业也存在。有人力自行车的地方,比如景区,刚好碰到一辆车,骑车的大爷热情地招揽生意,但神形憔悴,让人不忍;登泰山,五块钱、十块钱一瓶的矿泉水,到底买不买?不买,自己带水,挑山工这个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的职业就要消失,买,似乎就是在压榨收入微薄的体力劳动者;登山有了垃圾,如果自己带下山,的确不便,如果多出一二十元的垃圾清运费,既方便自己,也提供了就业,但这似乎又在剥削清洁工人?把这个场景扩展一下,明星要宣布离婚,是不是要避开周末、深夜,免得媒体人从床上爬起来?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也是不现实的。消费者不用操心,不用因为大风大雨的时候点了外卖,春节的时候网购,登山的时候买了矿泉水,或者在山顶扔了垃圾而愧疚。从更大层面来说,整个经济就是这样构成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岗位自然知道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这些选择集结起来,就形成了市场经济,形成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带动人类文明发展,普遍地提高每一个人的尊严。

亚当·斯密说过,"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同样地,快递、外卖小哥,并不是为了我们能吃上饭而辛苦奔波,更不是对我们的恩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付出他们的劳动,做出理性的权衡,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奋斗。

市场纷繁复杂,只有行业中的具体岗位上的具体个人,才真正清楚,安全与收入的边界与权衡到底在哪个地方。任何时候,我们可以保持同情,但是,对方如果是一个理性的成年人,行为举止正常,那么,一定不要替别人做出自以为最好的选择。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市场的尊重。

当然,也有这样的质疑,大风大雨之时消费者下单了,即使外卖小哥担心安全不愿意接单,平台、企业仍然会逼迫他们接单。否则就会罚款、扣钱,这个时候,就谈不上个体的选择了。

一方面,所谓个体选择,为了企业的稳定性,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选择,而是基于劳动合同、工作纪律的一系列选择。另一方面,这种质疑也确有合理部分。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劳动者的权利保护问题。这个问题,依靠消费者的爱心,依靠下雨天不点外卖,始终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的解决还在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提高劳动者的保护程度。

(作者系财经评论人)

夏天到了,又进入一年一度的雨季,暴雨、大风、台风这些天气将伴随人们。一方面,大风大雨,消费者不愿意出门,点外卖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风雨之中外卖小哥的确很辛苦,危险性也增加了。

夏天到了,又进入一年一度的雨季,暴雨、大风、台风这些天气将伴随人们。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问题,被抛向了消费者:下雨天你们还叫外卖吗?

一方面,大风大雨,消费者不愿意出门,点外卖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风雨之中外卖小哥的确很辛苦,危险性也增加了。如果同情送餐人员,除了自己的不方便之外,外卖小哥的收入也会降低。事情似乎陷入了多重矛盾之中。

一般情况下,送餐的数量和质量是与送餐员的薪资甚至在职与否直接挂钩的。所以外卖小哥是希望有更多的订单去送。在网上能搜到不少曾经做过快递或外卖的人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几乎都是如此,不赞同消费者为了同情而减少外卖订单。

安全,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要相信一个有理智、有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会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在冒着风雨继续送外卖与个人安全之间,做一个很好的折中。如果雨大、下冰雹、起狂风,他们会躲一会雨,拒绝掉一些单子。如果以他们的经验看,安全性尚可,问题不大,他们就会继续接单。

其实,这个折中,在快递、外卖行业中一直存在,即便天气晴朗,也仍然存在,不过换了一个形式。为什么送外卖的是不安全的电动车、摩托车,而不是更安全的轿车呢?这是因为轿车的价格更贵、成本更高。你愿意为了快递小哥的安全,让他们用轿车送快递,然后快递费涨到每次30元吗?显然没多少人愿意,那么,这反过来是否意味着消费者的方便是建立在外卖小哥的生命危险的基础上,吃的是"血色外卖"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外卖小哥自己在收益与安全之间做了权衡。

这个权衡,不仅仅在快递、外卖行业存在,在其他行业也存在。有人力自行车的地方,比如景区,刚好碰到一辆车,骑车的大爷热情地招揽生意,但神形憔悴,让人不忍;登泰山,五块钱、十块钱一瓶的矿泉水,到底买不买?不买,自己带水,挑山工这个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的职业就要消失,买,似乎就是在压榨收入微薄的体力劳动者;登山有了垃圾,如果自己带下山,的确不便,如果多出一二十元的垃圾清运费,既方便自己,也提供了就业,但这似乎又在剥削清洁工人?把这个场景扩展一下,明星要宣布离婚,是不是要避开周末、深夜,免得媒体人从床上爬起来?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也是不现实的。消费者不用操心,不用因为大风大雨的时候点了外卖,春节的时候网购,登山的时候买了矿泉水,或者在山顶扔了垃圾而愧疚。从更大层面来说,整个经济就是这样构成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岗位自然知道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这些选择集结起来,就形成了市场经济,形成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带动人类文明发展,普遍地提高每一个人的尊严。

亚当·斯密说过,"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同样地,快递、外卖小哥,并不是为了我们能吃上饭而辛苦奔波,更不是对我们的恩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付出他们的劳动,做出理性的权衡,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奋斗。

市场纷繁复杂,只有行业中的具体岗位上的具体个人,才真正清楚,安全与收入的边界与权衡到底在哪个地方。任何时候,我们可以保持同情,但是,对方如果是一个理性的成年人,行为举止正常,那么,一定不要替别人做出自以为最好的选择。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市场的尊重。

当然,也有这样的质疑,大风大雨之时消费者下单了,即使外卖小哥担心安全不愿意接单,平台、企业仍然会逼迫他们接单。否则就会罚款、扣钱,这个时候,就谈不上个体的选择了。

一方面,所谓个体选择,为了企业的稳定性,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选择,而是基于劳动合同、工作纪律的一系列选择。另一方面,这种质疑也确有合理部分。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劳动者的权利保护问题。这个问题,依靠消费者的爱心,依靠下雨天不点外卖,始终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的解决还在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提高劳动者的保护程度。

(作者系财经评论人)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