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历史的朋友们可能对这一幕比较熟悉,那就是在二战时期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军队基本上是捷克机枪开道,然后步兵拿着汉阳造开始冲锋,可以说这个捷克轻机枪是中国军队的标配,大家熟悉的这种机枪其实在中国50年代左右已经被淘汰,但是在印度却...
经常关注历史的朋友们可能对这一幕比较熟悉,那就是在二战时期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军队基本上是捷克机枪开道,然后步兵拿着汉阳造开始冲锋,可以说这个捷克轻机枪是中国军队的标配,大家熟悉的这种机枪其实在中国50年代左右已经被淘汰,但是在印度却一直被沿用至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来看一看捷克轻机枪的发展史,时间进入到2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在法国人的帮助下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机枪,由于是在1926年研制成功的,因此被命名为"zb26"。说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但是如果说起另一个名字,就会熟悉多了,这种机枪在中国被称为"捷克式",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在抗战爆发之前,出于未雨绸缪的需要,中国从捷克斯洛伐克引进了大量的这种轻机枪,后来还引进了生产线,中国自己也可以生产这种机枪,这种机枪的性能非常稳定可靠,比日军自己用的"歪把子"枪强得多。在当时,英国通过购买捷克轻机枪图纸,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布伦式"机枪。

除了英军以外,德军也采用了一些捷克式机枪。1939年初,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兵工厂开始为德军生产武器,但是德军看中了捷克式轻机枪,认为这种机枪自己也需要,因此这种机枪得以继续生产。

就这样,当时两大集团的军队都拥有这种机枪。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继续使用英制武器,其中就包括捷克式轻机枪。中国在50年代完成了苏制化武器的换装工作,捷克式轻机枪退出了现役部队。其实,这种机枪的性能并不落后,印度军队则使用至今。而这种武器其实已经出现了90多年了,不得不感慨其性能的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