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吞了30%的打赏?网友们吵翻了_北京时间

到底谁吞了30%的打赏?网友们吵翻了

上个月,因为苹果公司要求App内不得包含指引用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及其他号召用语,致使微信方面不得不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赞赏功能,甚至对公众平台文章的个人转账功能也进行了紧急关闭。

到底谁吞了30%的打赏?网友们吵翻了

上个月,因为苹果公司要求App内不得包含指引用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及其他号召用语,致使微信方面不得不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赞赏功能,甚至对公众平台文章的个人转账功能也进行了紧急关闭。当时许多媒体都猜测,苹果此举或许只是针对微信闹得一次“小别扭”,谁也没想到苹果这次是“玩真的”了。

前段时间,《华尔街日报》称,苹果要求,“打赏”将像用户购买的游戏、音乐和视频一样,被视为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s),这意味着苹果将从中获得30%的分成。

而且除了之前闹僵的微信,苹果近期还约谈了其他具有打赏功能的中国企业,表示将从打赏中抽取30%的手续费,如果拒绝改变,则其App的升级版本将不再可供用户使用,甚至该App有可能被移出苹果的应用商店。

虽然被约谈的公司透露了他们的心不甘情不愿,但不合作就意味着要放弃iOS这块蛋糕,权衡之下,如今日头条、知乎、映客这样的社交平台已经在近期改变了用户赞赏的支付方式。而微信这块“硬石头”目前还是选择删除iOS版本的相关内容。

当然,如果你不是主播,也不是微信上等待打赏的自媒体平台,那苹果的抽成对你的影响不大,要打赏100块也还是100块,不会因为抽成就变成130块。同样,对安卓用户来说,也只用搬出板凳掏出瓜子看戏就好了。可事实上,围绕苹果该不该抽成这一问题,网友们的反应要激烈得多。

正方观点:打赏抽成最狠的不是苹果,而是APP公司!

“为什么不可以抽?直播平台的主播,如果有经纪公司,也是平台先抽,经纪公司后抽,两次抽成也很正常啊。有些人觉得不正常,可能觉得,自己打赏的钱属于对喜爱的人的馈赠。可是,不能因为先提供了服务,费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给,费用就变成‘馈赠’了吧”,这也是大多数苹果支持者的想法。另外,还有很多人举出斗鱼这类直播平台的例子,表示这些平台一样是对主播有抽成,而且也不会让主播使用其他支付方式。

在他们看来,国内一些平台上,用户的打赏并不是直接给个人,而是走App平台的,对于这样的款项苹果自然可以抽走分成。因为在APP上架APPstore的时候,两者之间就已经有合同约定了。但现在的情况是,“APP公司把苹果根据合同收渠道使用费这事包装成苹果向用户【打赏与被打赏】收费,来指东打西通过煽动民意来达成别的目的。”

另外,苹果的支持者还认为,苹果定30%,肯定是能让自己获得最大利润又能保证市场繁荣,因为还要考虑到如果分成太高,将会引发开发者转向其他平台。而反观国内的某些渠道。根本就是能拿多少拿多少。

反方观点:当勇者变成恶龙,我当然是希望看到它扑街啊。

与苹果的支持者不同,反对抽成的人基本都认为苹果这次“吃相太难看”,首先是苹果将打赏定义为虚拟产品,那就意味着打赏这一按钮是有价值的符号,事实上,打赏是符号,可是价值呢?真正有价值的是作者的作品,苹果对打赏的抽成,实际上是对用户的抽成。

有网友甚至分析了IAP支付通道的原理,据他所说,打赏者点下打赏按钮,微信获得打赏者和被打赏者的账号、打赏金额、支付请求等信息,打包开始转达,信息进入IAP通道,打上许可标签,转至银行系统,银行读取信息和许可,数据库配对微信账号和银行账户,验证许可,完成转账。在这过程中,苹果做了什么?接过信息包,打上许可标签。也就是说,打赏走的是“流水”而不是App的“利润”,连打赏也抽成,苹果未免太“黑”。

或者我们退一步说,苹果之所以理直气壮地提出抽成是因为它提供了平台,维护等等,但是,这些服务的对象有是谁呢?是App啊!那么苹果要对App的收费产品抽成,貌似也合情合理。但有一个本质上的问题,以微信举例来说,被打赏的创作作品,其权益属于作者,而不是微信销售给用户的产品,换句话说,这里面根本就没有苹果什么事。当然,如果说作者是把自己的作品卖给微信了,那苹果还是能“躺着赚钱”,否则,苹果就要重新定义虚拟商品:决定就是你了,打赏按钮!

或许,苹果这次抽成是“偷懒”

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许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但小编认为,是方便。大家都有网银,但为什么还是更习惯用支付宝和微信?就是因为它们更加方便,而苹果这次自己偷懒,却让用户,尤其是内容创作者不方便了。

为什么说它偷懒呢?因为这件事情本来不会闹的这么大,苹果只需要细分用户到底是购买服务或者商品,还是针对个人进行打赏。

像一些直播平台,用户是需要购买道具才能对主播进行打赏的,这里就存在一个购买虚拟产品的行为,苹果因此收取手续费,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有些打赏的个人对个人的,如果苹果将这样的个人行为与公司行为混为一谈,继而计算成本和分成,那就说不过去了,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对个人创作者进行打压,这也难怪网友纷纷发声了。

文章纠错

到底谁吞了30%的打赏?网友们吵翻了

上个月,因为苹果公司要求App内不得包含指引用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及其他号召用语,致使微信方面不得不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赞赏功能,甚至对公众平台文章的个人转账功能也进行了紧急关闭。

到底谁吞了30%的打赏?网友们吵翻了

上个月,因为苹果公司要求App内不得包含指引用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及其他号召用语,致使微信方面不得不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赞赏功能,甚至对公众平台文章的个人转账功能也进行了紧急关闭。当时许多媒体都猜测,苹果此举或许只是针对微信闹得一次“小别扭”,谁也没想到苹果这次是“玩真的”了。

前段时间,《华尔街日报》称,苹果要求,“打赏”将像用户购买的游戏、音乐和视频一样,被视为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s),这意味着苹果将从中获得30%的分成。

而且除了之前闹僵的微信,苹果近期还约谈了其他具有打赏功能的中国企业,表示将从打赏中抽取30%的手续费,如果拒绝改变,则其App的升级版本将不再可供用户使用,甚至该App有可能被移出苹果的应用商店。

虽然被约谈的公司透露了他们的心不甘情不愿,但不合作就意味着要放弃iOS这块蛋糕,权衡之下,如今日头条、知乎、映客这样的社交平台已经在近期改变了用户赞赏的支付方式。而微信这块“硬石头”目前还是选择删除iOS版本的相关内容。

当然,如果你不是主播,也不是微信上等待打赏的自媒体平台,那苹果的抽成对你的影响不大,要打赏100块也还是100块,不会因为抽成就变成130块。同样,对安卓用户来说,也只用搬出板凳掏出瓜子看戏就好了。可事实上,围绕苹果该不该抽成这一问题,网友们的反应要激烈得多。

正方观点:打赏抽成最狠的不是苹果,而是APP公司!

“为什么不可以抽?直播平台的主播,如果有经纪公司,也是平台先抽,经纪公司后抽,两次抽成也很正常啊。有些人觉得不正常,可能觉得,自己打赏的钱属于对喜爱的人的馈赠。可是,不能因为先提供了服务,费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给,费用就变成‘馈赠’了吧”,这也是大多数苹果支持者的想法。另外,还有很多人举出斗鱼这类直播平台的例子,表示这些平台一样是对主播有抽成,而且也不会让主播使用其他支付方式。

在他们看来,国内一些平台上,用户的打赏并不是直接给个人,而是走App平台的,对于这样的款项苹果自然可以抽走分成。因为在APP上架APPstore的时候,两者之间就已经有合同约定了。但现在的情况是,“APP公司把苹果根据合同收渠道使用费这事包装成苹果向用户【打赏与被打赏】收费,来指东打西通过煽动民意来达成别的目的。”

另外,苹果的支持者还认为,苹果定30%,肯定是能让自己获得最大利润又能保证市场繁荣,因为还要考虑到如果分成太高,将会引发开发者转向其他平台。而反观国内的某些渠道。根本就是能拿多少拿多少。

反方观点:当勇者变成恶龙,我当然是希望看到它扑街啊。

与苹果的支持者不同,反对抽成的人基本都认为苹果这次“吃相太难看”,首先是苹果将打赏定义为虚拟产品,那就意味着打赏这一按钮是有价值的符号,事实上,打赏是符号,可是价值呢?真正有价值的是作者的作品,苹果对打赏的抽成,实际上是对用户的抽成。

有网友甚至分析了IAP支付通道的原理,据他所说,打赏者点下打赏按钮,微信获得打赏者和被打赏者的账号、打赏金额、支付请求等信息,打包开始转达,信息进入IAP通道,打上许可标签,转至银行系统,银行读取信息和许可,数据库配对微信账号和银行账户,验证许可,完成转账。在这过程中,苹果做了什么?接过信息包,打上许可标签。也就是说,打赏走的是“流水”而不是App的“利润”,连打赏也抽成,苹果未免太“黑”。

或者我们退一步说,苹果之所以理直气壮地提出抽成是因为它提供了平台,维护等等,但是,这些服务的对象有是谁呢?是App啊!那么苹果要对App的收费产品抽成,貌似也合情合理。但有一个本质上的问题,以微信举例来说,被打赏的创作作品,其权益属于作者,而不是微信销售给用户的产品,换句话说,这里面根本就没有苹果什么事。当然,如果说作者是把自己的作品卖给微信了,那苹果还是能“躺着赚钱”,否则,苹果就要重新定义虚拟商品:决定就是你了,打赏按钮!

或许,苹果这次抽成是“偷懒”

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许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但小编认为,是方便。大家都有网银,但为什么还是更习惯用支付宝和微信?就是因为它们更加方便,而苹果这次自己偷懒,却让用户,尤其是内容创作者不方便了。

为什么说它偷懒呢?因为这件事情本来不会闹的这么大,苹果只需要细分用户到底是购买服务或者商品,还是针对个人进行打赏。

像一些直播平台,用户是需要购买道具才能对主播进行打赏的,这里就存在一个购买虚拟产品的行为,苹果因此收取手续费,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有些打赏的个人对个人的,如果苹果将这样的个人行为与公司行为混为一谈,继而计算成本和分成,那就说不过去了,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对个人创作者进行打压,这也难怪网友纷纷发声了。

文章纠错

北京时间客户端